2024年12月10-11日,由中共重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清科創業、投資界主辦,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在重慶圓滿落幕,此次大會匯聚眾多投資界的領軍人物與行業精英,激蕩創投智慧,共謀時代新篇。
2024年,創投行業政策暖風陣陣,「耐心資本」成為行業關鍵詞,人民幣投資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國資機構持續發力,與此同時,行業亦面臨深刻變革,洗牌加劇。在此背景下,大會以「萬象耕新」為主題,攜手業界同仁,共同開啓股權投資的新篇章,現場亮點紛呈。
亮點一:集聚創投力量,共話行業動向
耐心資本的壯大是支撐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動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本屆大會以前沿視野、趨勢洞察、品牌塑造為特色,大會集聚創投力量,現場大咖雲集,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啓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邝子平、高瓴創始合夥人李良、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達晨財智執行合夥人、首席投資官肖冰、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等重磅嘉賓悉數登場。兩天大會匯聚萬億資本,期間設置潮湧、有為、預見、破浪四大篇章,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閉門交流等形式巅峰論道,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了行業大會的專業深度和交流廣度。
10日上午,大會正式啓幕,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清科創業 CEO倪正東作為主辦方發表致辭,並同時發佈了回顧展望行業全景,解讀市場發展趨勢的《2024中國股權投資發展報告》。他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新登記的基金管理人80家,同時注銷的有800家;新備案的基金3000多只,但同期取消備案的超過1800家。如此一幕,中國股權投資行業迎來調整期,洗牌隨之而至。這也意味著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階段前進。」此外,《2024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也在現場重磅揭曉。排名包括2024年VC/PE綜合類、行業類、優秀案例和企業獎項,以及中介機構等四大類,共計數十個榜單,全面展示了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格局。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在主題演講中就「新形勢下打造GP核心競爭力的新思考」這一話題發表觀點稱:「當下要做好基金的‘三性’管理,即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如果拿很多國資LP的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最基本的底線。安全性打底,收益性第二,流動性居三。」 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前海母基金首席執行事務合夥人靳海濤則分享了當前形勢下對股權投資的思考,他表示:「沒有創投,就沒有科技創新。我認為不利於股權投資發展的規定應該逐步減少,乃至取消,這樣創投行業才能發揮作用,達到支持國家戰略意義的目的」。嘉賓的精彩發言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
亮點二:激發金融活力,助力重慶發展
大會結合重慶禀賦特色,以IP發佈、主題推介、閉門交流、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推動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助力重慶打造具有辨識度的西部金融中心。
重慶金融生態全面優化。當前重慶市積極推進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根據《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的要求,致力於將重慶打造為西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高地。會上,中共重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重慶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周和華到場進行主題分享,他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股權創投基金行業發展,重慶市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416’科技創新戰略佈局開展深度研究,建立了適合基金投資的‘項目庫’,將全市7619家高新技術企業、31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納入其中,我們將向投資機構開放備投項目庫,定期發佈科研動態與投資指引,增加股權創投基金項目供給。此外,重慶市‘募投管退’全鏈條服務持續優化,相繼成立了2000億元的產業投資母基金、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200億元的高質量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投資母基金。未來,我們將在促進基金合作上繼續深化,支持更多頭部股權投資機構與市、區兩級產業母基金合作,雙向發力、合作共赢,希望大家在渝有所斬獲、滿載而歸」。
此外,重慶金融市場體系集聚輻射能力逐步顯現,其中產業投資母基金扮演了關鍵角色。2023年5月,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整合組建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該母基金聚焦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兩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與頭部投資機構、產業方共同組建子基金群。現場重慶渝富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文輝介紹道:「該母基金總規模2000億元,首期認繳規模800億元,主要通過‘子基金+直投’的方式開展投資,構建總規模6000億元子基金群,撬動超萬億元資金投資重慶先進制造業。截止目前,產業母基金實繳投資金額超百億元。誠摯歡迎各位企業家、各類機構與重慶產業母基金深度合作,歡迎更多的企業家朋友落戶重慶,共同賦能重慶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重慶創投日正式啓動。大會現場「重慶創投日」這一全新IP正式亮相,通過創投日的設立,重慶將加速吸引各類創新資源要素集聚及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重慶創投日將以集中路演、主題沙龍、調研考察等多種活動形式呈現。重點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賽道,以月為單位,常態化舉辦交流活動,促進創新與資本精準匹配,深度對接。大會現場舉辦重慶創投日首次對接活動——智能制造DEMO專場,邀請相關賽道投資人與項目進行深度交流對接。
聚焦重慶標桿企業。隨著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重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創投生態日益完善,吸引了更多創新資源集聚,重慶企業也展現出了顯著的發展態勢。此次大會特别設置「智造之都—重慶項目實地考察」前序活動,邀請知名投資機構實地考察重慶標桿企業,通過面對面交流,探討合作機會。此外,由清科創業旗下創業與投資資訊平台——投資界發起的《2024重慶未來之星50》企業評選結果在大會上正式發佈。旨在遴選競爭優勢突出、科創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優秀企業,推動產業與資本高效對接,發揮創投對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亮點三:多元議題探討,洞見未來方向
隨著2024年接近尾聲,站在新的起點上,多位行業領袖分享了他們對於市場發展的深刻見解。高瓴創始合夥人李良在現場分享了他對股權投資行業的思考,他表示:「過去VC像是能看到未來的水晶球,今天更需要我們和企業家們一起去共創未來。投資行業最賴以生存的就是優秀的企業家,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掘更多出色的創業者,然後支持他們持續去做有創造力的事情。」面對行業變化,如何以變應變,也是業内頗為關注的話題,弘毅投資總裁曹永剛在圓桌討論環節中表示:「對於應變的角度,我覺得關鍵是要徹底斷開對過去時代的留戀,重新起一個大早,重新建立行業對資本規則、管理方式和資產估值的共識」。
展望2025年的投資賽道選擇,明勢創投合夥人焦騰提出:「2025年的投資方法論有三點:第一,堅持長周期,以終為始,判斷每一個時代中颠覆性的機會;第二,從這些機會中找到最強的選手;第三,未來5到10年,硬科技投資的主賽道都會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創投資本已經成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加速器,投資也逐漸脫虛向實,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圍繞「科技向新,創投向實」這一話題提出,沒有硬科技支撐的模式創新,就像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難以長久。他表示:「在當前國際競爭環境下,我們處在‘小院高牆’格局中,想要突破現在的困局,應加大硬科技投資力度和認知推廣力度。此外,資本市場方面要對硬科技投資給予更多的關注」。
當下許多股權投資機構面臨「退出難」的問題,唐興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宮蒲玲就如何「以退為進」這一話題表示:「大家現在最大的焦慮,就是找不到退出的邏輯和路徑。目前唯一的渠道就是尋找並購,或者是隔輪轉讓退出。過去好多企業,提到港股上市,所有投資人都集體反對,現在新形勢下,也成了一個很好的出路。所以我們支持在國内上不了市的公司,積極尋找海外上市的路子。」在A股IPO趨緩的形勢下,並購退出被機構寄予厚望,面對拐點的到來,德弘資本董事總經理王玮發表觀點稱:「站在基金從業人員的角度,我是樂觀的看待未來的。並購這個資產類别從基金規模,產品專業度,從業人員專業度等角度,都在加速進步。」產業方面,大會聚焦先進制造、大健康、人工智能及硬科技等熱門賽道設置圓桌討論,深入探討了這些賽道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投資機遇,為與會者提供了獨到思路和深刻見解。
此外,大會設置國資基金的進階之道——閉門交流活動,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最新發展趨勢、策略優化、風險管理以及創新實踐,通過更加私密、專業、高效的溝通平台助力參會者近距離碰撞思維火花。
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憑借其豐富多元的内容、精心設計的活動環節以及深刻的行業洞察,打造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股權投資盛會。作為行業頗具影響力的年度活動,此次大會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共謀發展、共話未來的平台,更帶來了多維度、深層次的戰略思考與啓示,未來將繼續與行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