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發文表示,A股市場預計還是會延續震蕩上行的節奏,本輪牛市行情的趨勢已經形成,第二波、第三波行情預計將會在2025年逐步的展開。
楊德龍認為,開年的下跌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重點還是投資者信心不足,疊加近期面臨政策真空期,很多投資者出現了信心缺失的情況。但是,近期召開了很多重要的發佈會、座談會,向市場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以下是楊德龍1月13日發表的文章全文:
周一滬深兩市維持震蕩走勢,而人形機器人等科技板塊繼續大漲,形成了比較強的賺錢效應。今年以來,大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而科技板塊異軍突起逆勢上漲,這也反映出當前市場風格比較偏向於題材性較強的科技股,傳統白馬股則出現了下跌,但是我們認為開年的下跌或許不會影響到全年有望向上的走勢。
全年來看,A股市場預計還是會延續震蕩上行的節奏,本輪牛市行情的趨勢已經形成,第二波、第三波行情預計將會在2025年逐步的展開,開年的下跌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重點還是投資者信心不足,疊加近期面臨政策真空期,很多投資者出現了信心缺失的情況,但是近期召開了很多重要的發佈會、座談會,向市場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央行2025年工作會議明確表示要繼續實施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降息。我們也期待降準降息能夠儘快落地來提振經濟表現,更重要的是提振市場的信心。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12萬億的化債計劃正在逐步推出,去年年底已經落實了2024年2萬億的地方債化債計劃,2025年的額度也正在逐步發放,強有力的財政政策是拉動經濟回升的重要方面。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九大任務,第一大任務就是要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提升國内需求,這也意味著2025年政策的目標就是全力拼經濟,各個部門要圍繞著拉動經濟回升來做文章,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資本市場也將在調整之後迎來新的機會。
1月10日晚間,證監會正式發佈了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專題座談會的相關内容,這次座談會由吳清主席主持,與會代表在座談中一致認同隨著新「國九條」及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的深入實施,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持續發力,資本市場總體保持了平穩運行的態勢。同時,一個更加注重投資者回報的市場生態正在逐步形成,對各類資金的吸引力有望顯著增強。
圍繞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監管工作,與會代表提出了六大具體建議:
一是要更加注重投融資平衡,通過優化會計處理考核機制等手段,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瓶頸,不斷完善有利於長期資金投資的政策體系,並加速公募基金改革,以壯大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
二是要完善發行上市、再融資、減持等相關制度,增強其包容性和適應性,以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三是要進一步拓展和優化QFII和滬深股通機制,持續推進資本市場的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四是要豐富資本市場產品供給,特别是ETF等,以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
五是要持續加大對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六是要積極發揮媒體的作用,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增進市場各方的信任。
吳清主席指出,要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向,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的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為經濟的持續向好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通過推動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讓資本市場成為廣大投資者實現財富增長的市場至關重要。而通過推動投融資平衡發展,在重融資的同時重視投資,才更能夠吸引更多中長期資本入市。
金融監管總局1月12日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會議部署了2025年六項重點任務:
一是要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二是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積極配合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密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三是切實提高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能力;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增強監管質效;
五是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向上向好,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全方位擴内需,助力實施消費提振行動,高效服務「兩重」「兩新」,引導保險、理財資金支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積極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落細落實,有效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六是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制度性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實現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中國居民的財富效應的最好手段,發動一輪牛市可以直接拉動消費,而且能夠直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在市場開局良好,已經形成了第一波放量上漲的行情之後,近期又出現了震蕩調整的走勢,這時候建議相關部門能夠果斷出手,扭轉市場下行走勢,形成第二波上攻,因勢利導,引導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過去四年居民儲蓄增加近60萬億,這些資金一直在尋找投資的機會,在樓市整體投資機會不多的情況之下,居民儲蓄未來大轉移的方向就是向資本市場轉移,如何有序地引導資金流向資本市場,是一個重要的任務,也是破解當前經濟增長困局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1月13日潘功勝行長在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有了近30年的長周期繁榮,目前正在經歷重大轉型並尋找新的均衡點。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場成交水平總體改善,近期中央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可用於回收閑置的存量土地,新增土地收儲以及收購存量房、商品房,這將加快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實現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房地產穩了,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因為房地產產業鏈上有五十多個行業,這麽多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房地產市場能不能止跌回穩。
潘功勝行長還表示要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為香港的金融發展開辟廣闊空間,大幅提高外匯資產在香港的配置比例。當前,在市場出現調整的時候,建議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逢低佈局一些優質資產,耐心等待春季攻勢行情的到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