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TMT,投入產出
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和投入產出表等數據推算,截至2023年,TMT(Technology, Media & Telecom)相關行業的營收已經超越房地產,成為國民經濟中體量最大的產業;同時TMT對於整體經濟產出的拉動效應也已然超越了房地產鏈條,市場期待的新老動能轉換已經到來。
房地產相關行業包括房地產業、上遊建築業和下遊後地產消費品行業。截至2023年,房地產上下遊共實現營收38.0萬億元;基於投入產出表測算,房地產相關行業每增加1單位產出需要所有產品部門提供2.37單位的產品服務,因此房地產在實現自身營收的過程中約拉動產出90.3萬億(含重復計算)。
TMT涵蓋科技、媒體和通信領域,主要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新聞出版業和廣播電視電影錄音制作業。估算顯示,截至2023年,TMT領域共實現營收41.4萬億元;同時TMT行業的產出拉動系數高達3.06,實現自身營收將拉動產出126.6萬億元(含重復計算)。
綜上,不論從行業自身的產出來看,還是從對總產出的拉動來看,TMT都已經超越房地產,體現出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已從量變到質變。
未來已來!實現經濟結構升級,以科技創新引領的新動能超越房地產驅動的老動能,是市場長久以來的期待。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和投入產出表等數據推算,到2023年,TMT(Technology, Media & Telecom)相關行業的營收已經超過房地產,而TMT所帶動的上下遊行業的產出也已經超越了房地產,市場期待的未來已經到來。本文測算TMT和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規模體量;並基於投入產出表,測算二者對於我國經濟的拉動效應。
一、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TMT)及其上下遊
TMT涵蓋科技、媒體和通信領域,與傳統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存在差異。囿於數據統計口徑的限制,本文將基於國民經濟行業統計數據估算TMT行業產出。
1.1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共包括計算機制造(391)、通信設備制造(392)、廣播電視設備制造(393)、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394)、非專業視聽設備制造(395)、智能消費設備制造(396)、電子器件制造(397)、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398)、其他電子設備制造(399)等9個子行業;分别對應投入產出表中計算機、通信設備、廣播電視設備和雷達及配套設備、視聽設備、電子元器件和其他電子設備等6個產品部門。
產出方面,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截至2023年末,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158580.9億元。為計算對整體產出的拉動,將上述6個產品部門視作1個產品部門,按照列昂惕夫逆矩陣測算,當該部門的最終使用量增加1單位、其餘部門的最終使用量增加0單位時,由於完全消耗關系,需要所有產品部門提供3.97單位的產品服務。按此拉動系數計算,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自身營收的過程中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62.9萬億元,其產出拉動系數在141個產品部門中居於首位。
1.2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共包括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63),互聯網和相關服務(6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5)等3個子行業;分别對應投入產出表中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服務、信息技術服務5個產品部門。
產出方面,截至2023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152051.4億元。按照上文方法測算,其產出拉動系數為2.36,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36.0萬億元。
1.3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共包括研究和試驗發展(73)、專業技術服務業(74)、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75)等三個子行業;分别對應投入產出表中的3個產品部門。
產出方面,截至2023年,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86046.4億元。按照上文方法測算,其產出拉動系數為2.75,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23.7萬億元。
1.4 傳媒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包括新聞和出版業(86)和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87)等子行業;對應投入產出表中的新聞和出版,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2個產品部門[1]。
產出方面,截至2023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實現營收16922.9億元。按照上文方法測算,其產出拉動系數為2.42,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4.1萬億元。誠然,文體娛樂業的口徑較TMT中的媒體更加寬泛,不過,與計算機電子制造、信息服務等行業相比,文體娛樂業的營收規模較小,不論是否納入文體娛樂業,對最終結果的影響不大(不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TMT總營收約39.7萬億元,仍高於房地產)。
1.5 小結
加總上述四個TMT相關行業,截至2023年,TMT領域共實現營收41.4萬億元,乘以產出拉動系數,將拉動產出126.6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為全面呈現每個相關行業的營收規模和拉動系數,採用分行業計算並最終加總的方式,在加總核算TMT對經濟產出的拉動時會存在重復計算問題,導致拉動產出的測算值被高估,但並不影響整體結論。
二、房地產業及其上下遊
2.1 房地產業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701)、物業管理(702)、房地產中介服務(703)、房地產租賃經營(704)、和其他房地產業(709);對應投入產出表的房地產產品部門。
產出方面,截至2023年末,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193272.4億元。按照列昂惕夫逆矩陣測算,當該部門的最終使用量增加1單位、其餘部門的最終使用量增加0單位時,由於完全消耗關系,需要所有產品部門提供1.59單位的產品服務,產出拉動系數在所有產品部門中排名末位。按此計算,房地產業實現自身營收的過程中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營收30.7萬億元。
2.2 上遊建築業
上述房地產業口徑,並未包含上遊建築業。建築業包括住宅房屋建築(471),建築安裝(49),建築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築服務(50),分别對應投入產出表中的3個產品部門。
產出方面,經濟普查公報顯示,房屋建築業[3],建築安裝業,建築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築業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86206.8億元、25574.8億元和45119.0億元;乘以同期住宅竣工房屋價值佔整體建築業竣工房屋價值的比重59%,估算住宅建築相關營收分别為109844.9億元、15086.8億元和26616.1億元。三個行業的產出拉動系數分别為3.08、3.14和2.91,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合計46.3萬億元。
2.3 下遊後地產消費品
由於後地產消費品走勢與房地產密切相關,進一步考慮下遊家具和家用器具行業。
產出方面,截至2023年,家具制造業(2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38)[4]營業收入分别為10377.8億元和120720.9億元。其中,截至2021年,家用電器行業營收約佔整個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營收的21%,按此比例推算其營收約為25133.2億元;另外,根據2015年數據,非電力家用器具制造營收約為家用電力器具制造營收的8%,以此比例推算其營收約為2010.7億元。家具和家用器具兩個產品部門的拉動系數分别為3.22和3.67,將給經濟中所有產品部門帶來產出合計13.3萬億元。
2.4 小結
加總上述行業,截至2023年,房地產上下遊共實現營收38.0萬億元,約為TMT總營收的92%;若乘以產出拉動系數,約拉動產出90.3萬億,是TMT行業拉動值的71%。如上,由於在加總核算TMT和房地產營收對經濟產出的拉動時均存在重復計算問題,因此並不影響整體結論。
三、結束語
上文估算結果顯示,截至2023年末,TMT行業的營業收入已超過房地產,從規模上已取代地產成為國民經濟中體量最大的產業。如果進一步考慮對其他產業的拉動,TMT憑借更高的產出拉動系數,對經濟總產出的拉動也超過了房地產。TMT對於地產的超越,背後體現的是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興業研究宏觀公眾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