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發文表示,國際資本從美股流出到A股和港股的底部佈局的趨勢依然比較明顯,全球資本對於中國資產估值被低估的看法也已明確。因此這輪市場的調整只是科技股行情上漲過程中的調整,而並不是趨勢的改變。
以下是楊德龍3月25日發表的文章全文:
在經過兩個多月大幅上漲之後,近期A股和港股的科技股出現了一波調整的走勢,投資者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前期漲勢強勁的科技股回調,也帶動大盤出現了一定的回落,當前美股科技股泡沫破裂的風險加大。而國際資本從美股流出到A股和港股來底部佈局的趨勢依然比較明顯,全球資本對於中國資產估值被低估的看法也已明確。因此這輪市場的調整只是科技股行情上漲過程中的調整,而並不是趨勢的改變。
這輪科技牛行情啓動是有深刻邏輯的。一方面,從去年「9·24」政策轉向之後,支持經濟回升的政策不斷出台,大幅提升了我國經濟回升的預期,提振了國内外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的信心;另一方面,在美股科技股泡沫出現破裂風險的情況之下,一些資本從美股流出尋找新的估值窪地,而A股和港股無疑是兩大估值窪地,特别是春節前DeepSeek大模型橫空出世,以及春晚上宇樹機器人閃亮登台,都大幅提升了國内外投資者對於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信心,提升了科技股的表現。A股市場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出現了大幅上升,形成了較強的賺錢效應,也吸引了場外資金入場。
港股則是以科技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恒生科技指數創出年内新高,走勢強勁。而外資流入港股的迹象比較明顯,雖然有部分國際投行對於A股和港股的走勢提出了質疑。但是多數國際投行發表了對於A股和港股看好的報告,甚至認為中國資產被嚴重低估後續可能會從估值折價變為估值溢價。
近期我受邀參加到香港參加兩個全球投資論壇,與在香港的國内外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從交流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國内外投資者特别是國外投行對於中國資產整體表現出了積極看多的態度,資本流入的迹象也比較明顯。對於A股和港股今年全年的走勢普遍表達了信心。今天我參加的匯豐銀行舉辦的全球投資論壇,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參加對話,表示看好中國在AI商業應用方面的優勢,AI時代的來臨會給很多行業帶來巨大的機會,AI賦能傳統行業將可能產生一系列投資機會。國常會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而「人工智能+消費」最好的落地方式是機器人。
我國主要的優勢也是在於制造領域,我們是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的制造大國,未來將向制造強國去轉變。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我國第四大重點發展的產業,工信部已經把人形機器人作為戰略新興行業來定位。日前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術的不斷叠代,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在各行各業落地,多地成立了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很多大廠紛紛宣佈要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這可能形成萬億級新的產業,從而給消費端也帶來巨大的需求,推動我國經濟復蘇。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是為了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含量,為人形機器人開發者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人形機器人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科技是經濟轉型重要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業等都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從傳統領域來看,一些品牌消費品仍然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在科技股短期出現調整的時候,一些資金佈局消費白馬股,加上受到《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提振,近期消費白馬股也出現了一定的表現,做價值投資本質上是選擇經濟轉型受益的好行業、好公司以及好價格。經過三年的調整之後,A股和港股里很多優秀的股票,都具有了較好的價格,包括一些優質基金也跌出了機會。
今年還是積極佈局好股票、好基金的時候,過去九年我六次赴美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第一時間將股神巴菲特的真知灼見分享給廣大投資者。我也期望通過巴菲特股東大會這一全球投資盛會,讓更多的人學習價值投資理念,改變追漲殺跌的做法。將資本市場視為參與好公司股權投資的場所,而不是去進行投機。今年五一期間,我還會再次赴美和很多投資者一起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屆時也將會給大家分享巴菲特的真知灼見。
每次莅臨現場看到多達4萬人不遠萬里飛行二十多個小時,轉機才能到達美國中部小鎮奧馬哈,就特别有感觸。全世界投資者很多,只有股神巴菲特才有這樣的號召力,這也體現出價值投資的魅力。巴菲特說價值投資是取得長期勝利的法寶,從過去6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實現了5.5萬倍的回報,也可以看出價值投資的成功。大家做價值投資要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做中國特色價值投資,這也是我反復強調的觀點。由於投資者結構不同,市場的特點也有很大的差别,通過做中國特色價值投資,在A股和港股更容易取得長期投資的勝利。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