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發文表示,本周A股和港股出現了一定的震蕩調整的走勢,沒有延續前期的上攻。特别是,前期漲幅比較大的科技股出現了獲利回吐。
楊德龍認為,這輪「科技牛」行情背後有著深刻的邏輯,短期的調整並不意味著邏輯的改變,而是上漲過程中的回調,科技股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以下是楊德龍3月28日發表的文章全文:
本周A股和港股出現了一定的震蕩調整的走勢,沒有延續前期的上攻,特别是前期漲幅比較大的科技股出現了獲利回吐,這輪「科技牛」行情背後有著深刻的邏輯,短期的調整並不意味著邏輯的改變,而是上漲過程中的回調,科技股行情有望貫穿全年,短期調整對投資者的信心會形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在調整的時候也給前期踏空的投資者帶來了上車的機會。這輪「科技牛」行情之所以能夠延續全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展現的優勢正在逐步被資本定價。
去年之前,很多資本對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缺乏信心,特别是在高端芯片方面被美國卡脖子,而ChatGPT等海外大模型已經推出很長時間,我們還無法進行測試,讓很多投資者對於中國科技股估值的看法大打折扣。但是春節前DeepSeek橫空出世,近期Manus大模型也刷屏,人形機器人產業也展現出了中國優勢,我們在硬件制造能力方面以及軟件開發方面所具有的優勢也是無可比擬的。
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對於中國科技股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家投行也發表了積極看多中國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領先優勢的觀點。A股和港股也迎來了一波「科技牛」行情。A股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AI板塊大漲,而港股則是以科技互聯網巨頭為主的恒生科技指數創出年内新高,給投資者帶來了較強的賺錢效應。
從政策面來看,去年9月24日,多個部門聯合發佈「一攬子」重磅政策,標志著全力拼經濟政策拉開序幕。從那以後,幾乎每周都有一些部門的發佈會來發佈重要的政策來支持經濟復蘇。近期兩會勝利閉幕,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GDP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這與我在去年12月底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的預測一致,要想實現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就需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更加積極給力的財政政策,這也意味著後續政策還會繼續加碼,從而提振經濟的表現。
央行行長潘功勝多次表示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保持低利率環境。在流動性充裕和低利率的環境之下,資本市場往往有不錯的表現,特别是經過了三年多的調整之後,A股和港股很多優質資產的價格已經出現了比較大的折扣,雖然經過了「9·24」政策轉向之後的一波大幅上漲,但是很多股票又出現了回落,從投資吸引力來看還是比較高的。
除了科技股漲幅比較大之外,像消費、新能源,紅利股,券商股等仍然在較低的位置。而滬深300的市盈率在12倍之下,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這表明當前市場行情仍然處於初期,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調整之後,為第二波上攻積蓄力量,今年科技股的行情可能會貫穿全年。這一波調整之後可能會吸引一些資金來佈局,從而為第二波行情蓄勢,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是重要的戰略目標,工信部也已經把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很多大廠紛紛宣佈大力開發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我國的第四大重要產業,也是體現出中國優勢的產業。
以前看《變形金剛》,我們知道里面有汽車人,趴下來像汽車,站起來就是人。汽車人其實形象的展示出了汽車和機器人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一輛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和一個有一定智慧的機器人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别,只是外形不同,但都是「硬件+軟件」。這也能解釋為什麽積極佈局機器人的大廠往往都是汽車公司,他們確實有先天的優勢,人形機器人上遊的企業也多數都是原來做汽車零部件的一些公司。
美股今年以來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科技股回落的幅度較大,這也初步驗證了我在去年年底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的基本判斷,即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美聯儲仍會延續降息周期,美元指數出現回落,而美股見頂回落風險加大,全球資本從美股部分流出之後會尋找新的估值窪地,A股和港股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的兩大估值窪地,仍然成為國際資本流入的一個重要的市場。
從成交量來看,A股和港股成交量依然遠高於「9·24」之前的日成交量,A股的成交量持續保持在1萬億以上,交投依然活躍,這說明很多投資者還是願意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來獲得尋找機會。因此這輪調整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調整的空間也不會太大,建議投資者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通過佈局優質股票或者優質基金來抓住未來幾年的機會。過去九年,我六次到奧馬哈現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第一時間將巴菲特的真知灼見分享給廣大投資者,今年五一期間我還會再次帶一部分投資者赴美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從而讓更多的投資者學習價值投資、踐行價值投資,在市場波動中抓住長期資產增值的機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