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冰镇原味奶茶,一份炉火纯青的烧味”,今年的港交所IPO又多了一份美食的味道,作为港式餐饮的文化符号,太兴集团要上市了,太兴集团已于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多品牌策略发展
太兴集团在香港地区早已经声名显赫。
“太兴”的前身为“太兴烧味”,1989年创办于香港西湾河太安楼。一晃30年过去了,“太兴”也由一间小小的传统烧味店,逐渐成长为香港多元品牌餐饮集团。
这离不开太兴集团对餐饮业的创新与坚守。为了给人极致的味蕾体验,太兴到处物色美食,除嫡系品牌“太兴”外,还通过自创、收购及授出特许权等方式,将一众美食招牌收归麾下。
如今,太兴集团拥有“太兴”、“茶木”、“靠得住”、“敏华冰厅”、“锦丽”、“东京筑地食堂”、“渔牧”及“饭规”,多个适合不同族群的餐饮品牌,共计185家餐厅。
“太兴”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式餐饮老品牌。对比太兴餐厅的大众化餐饮路线,自创品牌“茶木”和“敏华冰厅”卖的却是街头风味浓厚,甚得香港年轻人欢心,这两个品牌已成功蜕变成连锁经营模式。
在太兴集团餐饮品牌里,还有一款备受青睐的越式菜招牌“锦丽”,自从被太兴集团带到香港,一举成为香港知名越南餐厅。
粥面品牌“靠得住”在太兴集团收购后,也被发扬光大,成为米芝莲推介食肆,载入《米芝莲指南香港澳门》。
8大品牌镇山,太兴集团还不满足,还要继续打造新的品牌,台式麻辣火锅,并准备今年开门营业。
集众多美食品牌于一身,太兴集团坐稳了香港餐饮业头把交椅。
香港是最大市场,内地成发展重地
太兴集团在香港有122家店,内地有62家,澳门1家。目下,港澳地区收益是重头。2016财年、2017财年及2018年首9个月,来源港澳地区收益分别为18.34亿港元、21.02亿港元、18.10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73.0%、75.9%、77.1%。
早在2004年,其就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餐厅。14年间,“太兴”、“茶木”、“靠得住”及“锦丽”品牌,在中国13个城市开设了约62家餐厅,其中大部分均为自营。
在香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及夜宵,茶餐厅可以进行全天候经营。但在内地,经营只能以午市和晚市为主,下午茶为辅。因此,太兴餐厅在内地主打商务宴请路线,门店多在人流较旺的大型购物中心。
根据弗洛斯特沙利文(Frost& Sullivan)统计,以2017年营收及自营餐厅数目计算,太兴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第二大自营休闲餐饮集团。
毛利率、纯利率,属餐饮业高端水平
受益于有系统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太兴集团创造了较稳定的利润水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7财年,太兴集团总收益达27.7亿港元,2018财年,前三季收益亦已达23.5亿港元,同期增长近15%。
太兴集团毛利率比较稳定,2016、2017及2018年前三季毛利率分别为70.7%、71.6%及71.6%。
成本控制得宜,利润率处于行业前茅。2017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1.15亿港元,而2018年前三个季度股东应占溢利为2.9亿港元,按年大升2倍。至于2017财年及2018年前三个季度纯利率分别为7.6%及12.3%。
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太兴集团对成本管控下了心思。以租金为例,2016至2018年,租金占收益比率一直被控制在约13%至14%的合理及稳定水平。员工成本于过去三年占收益比率则处于约三成的稳定水平。
太兴集团于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前三季的翻座率分别为5、5.2及5.1,细分来看,专攻大众化市场的“敏华冰厅”翻座率于2018年前三季更高达17。
顺应消费升级,及时扩张业务
对于未来发展,太兴集团仍然充满信心,及时布局产业链条,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太兴集团制定了2019至2021开店计划,预计三年内在香港、内地分别增设63、36家餐厅,并通过与中国台湾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拟在中国台湾开设6家餐厅。
这些餐厅将引入各种自动食品加工机器,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还可以降低人员风险,以及在招聘员工方面更见灵活。
供应链看方面,2016年,太兴集团在东莞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超过250,000平方尺的食品厂,其生产的若干产品,可供应内地约200家餐厅及100至200家香港餐厅。
此外,于2008年已启用的香港火炭的食品厂,是太兴集团的另一重要资产。未来,太兴集团拟利用上市集资所得,改善及搬迁香港食品厂房及扩大中国内地食品厂房,以更有效支持未来不断扩展的分店网络。
太兴集团手头及营运现金亦非常充裕,于2018年9月底手头现金超过2亿港元,可见集团的财务状况稳健,有助支持集团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太兴集团刚递交上市申请,相信其在招股阶段定必引起区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李莹
编辑:张骏芬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