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纷纷披露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在29日之前各家公司披露的业绩还相对健康,总体盈利的公司占比较大,但到了29日晚间,突然画风一变,披露业绩的大部分公司集体暴雷,甚至有公司的净利润亏损超过市值,真是刷新了投资者的“三观”。
29日晚间部分公司业绩亏损数额、原因:
一般来说,像这种上市公司大规模暴雷之后,短期会吸引市场的关注,因为可能一些公司问题不大,但由于市场的羊群效应,放大了问题,使一部分公司的股价短期出现了机会。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看看,像上述我们随机整理的几家公司,出现的利润亏损或下滑问题是短期性、一次性的,还是公司的经营状况原本就有问题,短期业绩暴雷只是长期积累的问题一次性释放?
首先,我们从上面举例的公司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亏损或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收购公司经营不善、导致商誉减值有关,另外也有个别公司是因为投资的资产价格变动所导致的利润下滑。
对于商誉减值所导致公司的巨额亏损或者业绩下滑也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就是该类公司在几年前就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高溢价收购了一批资产质量极差的公司,自身的主营业务收入也不稳定,此次商誉减值只是意料之中。
举例来看,像盛运环保这家公司,前十年的扣非净利润总和都是负数,以前的业绩增长极不稳定,明显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存在经营问题。
另外,该公司违规担保,债务过重等此前就已经存在的问题,这次出现各项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也就是意料之内了。
第二种就是公司自身主营业务竞争力比较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较稳健,但由于以前收购付出的溢价过高,被收购公司出现业绩不达预期,导致的利润亏损或者下滑。
举例来看,像人福医药这种公司,近十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稳步增长,公司产品在细分领域也有一定竞争力,像这种一次性的商誉减值,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不会产生实际性影响。
最后,我们在简单看看,为什么今年年末各家上市公司都纷纷主动计提商誉减值。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月之前出台的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商誉在未来由每年测试改为摊销所致。另外,2018年上市公司的股价整体已经大幅下挫,估值也接近历史底部,向下空间相对有限。
如果,明年正式实施商誉由每年测试改为摊销之后,对于一些商誉占比较大的公司,净利润相对较少的公司,未来每年商誉摊销的金额可能会吃掉该公司净利润的大部分,甚至出现商誉摊销之后,净利润为负的情况。
因此,对于相当一部分公司来说,长痛不如短痛,在股价已经跌无可跌的底部,一次性提取商誉减值,既可以把对股价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未来由测试该摊销之后也不至于影响到利润。
综上所述,近期公布业绩的上市公司,是由商誉减值而使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会有个别公司会出现长期投资机会,但其大部分公司还是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