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滬深兩市持續殺跌,大小指數分化加劇。滬指早盤微幅高開,隨後券商股集體跳水,三大股指一路震蕩下行,臨近午盤保險、銀行權重股快速反彈,白酒、銀行板塊逆勢拉升,兩市股指呈現下探回升走勢,上證50漲幅超2%,帶動滬指逐步企穩翻紅一度重回3100點關口,但隨著午後概念板塊再度紛紛下挫,各大股指再度走低,尾盤工業大麻板塊殺跌,三大指數跌幅持續擴大,創業板指大跌2.55%,逾300隻個股跌停,市場人氣受挫。
滬深兩市今日合計成交額不足7000億元,滬指日線6連陰,個股再現跌停潮,高位題材股殺跌非常嚴重,悲觀情緒顯著升溫,但以上證50為代表的白馬股逆市走強,中國平安(601318-CN)、中國國旅(601888-CN)、貴州茅台(600519-CN)均逆市表現出色。
截止收盤,滬指報3062.50點,跌0.77%,成交額2891億;深成指報9622.49點,跌1.62%,成交額3568億;創業板報1615.62點,跌2.55%,成交額1045億。
盤面上看,行業板塊幾乎全線受挫,僅民航機場、超級品牌、銀行、上證50概念股有所表現,券商、化肥、通訊、船舶、文化傳媒等板塊重挫,工業大麻、燃料電池、氫能源、5G等前期熱門板塊均紛紛大跌。
回顧上週行情,上證指數上週累計跌193點,跌幅5.6%,為近半年最大跌幅。本週為勞動節假期,僅週一及週二兩個交易日,因此投資者今日亦以出貨為主。五一假期即將開啓,因假期股市休市安排,北向通4月28日、29日正常開通;南向通4月28日起關閉;南北向通5月6日起恢復開通。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自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近107億元後,今日港資加速買入A股,滬港通資金流向方面,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50.68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入41.13億元,深股通流入9.55億元。
今日上證50護盤明顯,板塊收漲1.61%,績優藍籌股表現一枝獨秀,恒瑞醫藥(600276-CN)、中國國旅(601888-CN)、中國平安(601318-CN)、伊利股份(600887-CN)、南方航空(600029-CN)等領漲,建設銀行(601939-CN)、招商銀行(600036-CN)漲逾2%,貴州茅台(000519-CN)盤中一度大漲超4%;超級品牌板塊方面,美的集團(000333-CN)、格力電器(000651-CN)、泸州老窖(000568-CN)、雲南白藥(000538-CN)等均表現出色。
交通運輸部稱儘快出台《加快推進不停車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智能交通板塊大漲,金溢科技(002869-CN)漲停;國務院昨日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方案》,國企改革概念異動,林海股份(600099-CN)等漲停。此外,雲計算概念今日短線依然有所表現,疊加科技股近期調整有到位的預期,而且又是資金重點關註的方向,美利雲(000815-CN)4連板,寧波建工(601789-CN)等漲停。
券商板塊集體大幅下挫,板塊指數跌6%,中信建投(601066CN)、國盛金控(002670CN)、東吳證券(601555CN)等多股跌停。
題材概念5G等集體大跌,東方通信(600776-CN)、東信和平(002017-CN)、春興精工(002547-CN)等多股跌停;強勢人氣股全線大跌,民豐特紙(600235-CN)、網宿科技(300017-CN)、順灏股份(002565-CN)等跌停。此外,大智慧(601519-CN)今日一字跌停,據悉該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張長虹涉及事項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拘留及接受調查。
過去一週,關於中國貨幣政策取向的變化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註。由於今年以來的股市上漲到目前為止缺乏基本面的足夠支持,有觀點認為本輪股市是貨幣寬松的水牛行情,因而貨幣政策的可能變化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而央行近期連續兩次辟謠了關於「降準」的傳言,與此同時上週啓動TMLF操作,這意味著短期降準的概率再度下降。但縱觀全球的貨幣政策,在一片寬松鴿聲中,中國央行的貨幣寬松程度能夠減弱,既表明中國央行沒有大水漫灌,也表明中國經濟的表現相對更好,就連IMF近期也小幅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
上週五晚間歐美股市總體繼續健康地震蕩或上行,其中美國各指數受到經濟數據提振收小漲,繼納斯達克新高後,標普也有創新高的趨勢,隔夜的外圍環境總體還是不錯的,這對A股市場的後續企穩反彈有利。此外,國務院昨日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方案》,隨著國企、央企的體製進一步盤活,有利於加大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長期利好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進一步穩固資本市場的慢牛格局。
今年1季度,A股大幅上漲超過20%,一度領漲全球股市。但就在上週,上證指數突然大跌5.6%跌破3100點一帶,併回補了前面在今年4月1日附近的「跳空缺口」,幾乎抹去了4月以來的全部漲幅,股市的短期急跌又勾起了大家對A股熊市的痛苦記憶。今日滬指小幅高開後再度回調殺跌,恐慌盤湧出,個股殺跌嚴重,兩市連續調整後再度迎來跌停潮,市場交投意願偏弱,兩市僅績優大藍籌一枝獨秀。上週三大股指均走出破位長陰,短期需要有一個減速回穩的過程。近期創業板指數的殺跌力度明顯弱於上證綜指,而帶動本次調整持續下跌的動力主要來自藍籌和白馬,部分北上資金的抛壓隻是短期影響因素,藍籌板塊在估值方面仍有較強的支撐,因此股指整體出現深度殺跌的概率併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股近日迎來最糟糕的一個年報披露季,年報目前尚未披露結束,虧損股數量已創歷史新高。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459股報告2018年年報業績(年報+業績快報),已有403股宣告年報虧損(年報+業績快報)、同比增長78.32%,虧損股佔比達到11.65%、同比增加5.39%,不論是股數還是佔比,均創A股歷史新高。由此可見,市場對本月最後兩日業績地雷的預期較為強烈,加之五一的假日效應下資金會趨於謹慎,等待盈利改善的確認或宏觀經濟低於預期導緻政策寬松預期再度升溫。此外,從交易層面看,市場成交量逐漸萎縮,向上動能減弱,加之五一的假日效應下資金會趨於謹慎,預計節前明日最後一個交易日大概率也是繼續震蕩整理的基調。
隨著政策微調,面對當前月結和假期前的資金需求,短期市場流動性偏緊和資金成本向上的狀況,也將限製A股的回升步伐,建議投資者遠離短期漲幅過大品種,短線關註留意具有具有估值優勢的權重股,以及能夠反映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藍籌股、業績確定性強的科技股。受益於國企改革,有外資增持潛力的家電、銀行、券商龍頭企業,估值優勢顯著,行業地位突出,消費電子、雲計算、物聯網等科技行業標的盈利增長確定性較高等可優先關註。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