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风险,就连“高大上”的信托业也接连“暴雷”。
信托行业风险自2018年“低开高走”,违约事件层出不穷,到今年5月份更是呈现一片放大趋势。就连老牌上市信托公司安信(600816-CN)也未能远离是非,摊上百亿违约。
不过安信信托表示,违约项目中,主动管理类项目抵质押担保的比例为100%,没有导致信托财产受损的终极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是否意味着信托违约将成常态?信托对高净值人群还有吸引力吗?信托未来将如何转向?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信托产品违约正成为常态化。5月以来,信托违约遭点名或被开罚单密集出现,其中信托产品延期兑付成为主要问题。
5月22日晚间,安信信托收到上交所的年报问询函,涉及到业绩下滑、信托产品违约和延期兑付等9大问题,直指违约。截至5月20日,安信信托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共计25个,共涉及金额高达117.6亿元。
28日,中民投发行的15亿规模债券“18民生投资SCP005”到期,而上清所只收到部分付息兑付本金,已经构成部分违约。中民投公告称,是资金划转不及时。言外之意就是我能兑付,就是钱没及时到位。
中民投这种神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前工会还发动员工,发起“爱公司投未来”计划。这种筹措资金的神操作,跟很多上市公司鼓励员工持股,为老板减持套路如出一辙。
仅仅5月,信托违约已经呈现出扩大趋势。
从信托资金到期情况来看,2019年6月末将有1230只产品到期,合计到期规模达到4,953亿元,其中集合信托到期2,073亿元,单一信托到期2,298亿元,管理财产信托到期583亿元。
经济增速下滑叠加复杂的外围环境,信托作为一个预期兑付的产品,违约风险很大。
作为金融机构,信托依靠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在业务扩张和风险控制两方面,永远是一个博弈和平衡的过程。
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最早于1979年10月成立,彼时信托业停留在发放信托贷款、与银行业恶性竞争的层面,发展较为混乱,也一度引发监管层大规模清理整顿。
受存贷比、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监管指标限制,银行放贷也不自由,故而透过信托计划为融资企业发放信托贷款,或通过投资票据、信托受益权或带回购条款的股权等非标资产,实现间接融资。
因此,信托长期扮演银行的“影子”角色。
在银信合作、监管与创新下信托业快速扩容。从2007年到2017年,信托业在这十年之内爆发式增长,资产管理规模由0.95万亿上升至26.25万亿,规模在十年内扩张了27倍之多。
高歌猛进的信托发行数量和规模背后,违约风险也一直如影相随。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扩张离不开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融资需求,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是主要的融资方。
但一路狂飙之后并非只有快意。地产景气度下行、房产回款难、融资成本高等因素,让信托不仅在房地产头上掘金愈发困难,还要面临违约风险。
政信类一直是受益于政府信用背书,但政信项目本身就是地方债的变身,具体到地方政府财政问题,这个就不一而足了。
在这些爆出风险的项目中,除了融资方和项目自身的因素外,很多信托公司过分追求规模,忽视风控,也是“踩雷”的重要原因。
信托公司通常向投资者承诺,信托产品到期之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这是业界的潜规则。
另一方面,监管层为了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防止因信托投资亏损诱发群体性事件,也曾要求信托公司确保刚性兑付。
但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信托打破刚兑势在必行。资管新规正式稿于2018年4月27日落地,其中对资管产品净值生成的要求更加严格,并新增对资管产品进行内部核查和外部审计覆盖及披露的内容。
刚性兑付、高收益的信托,曾经是高净值人群拥趸的对象,一旦打破刚兑势在必行,将导致信托对高净值客户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经济下行之下,经济结构转型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经营情况较2018基本不会出现大幅度改善,所以今年信托项目的兑付压力仍然巨大。
此外,监管倒逼改革,通道业务受阻,信托业面临着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增强主动管理能力等进行的转型压力。
在此情形下,信托公司比拼信托资产总规模不再有太大的意义,甚至可能意味着一定的风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是看主动管理业务的规模和占比。
在68家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中,不同信托公司之间的风控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对于信托行业而言,财富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永远都是核心竞争力。
由此打破刚性兑付的信托公司近期踩雷事件,也并非全都意味着信托风险管控失利。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讲,一定要从既往业绩、兑付情况和项目本身来进行选择,不可轻信一面之词。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