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低碳經濟發展是當下全球熱議的話題。在中國,綠色消費成為消費新時尚的同時,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板塊,建築行業節能環保話題的熱度也在持續攀升,綠色節能環保建築成為行業發展新風向。
近十年,隨著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房地產迎來規模化增長的高光時刻。建築數量和建築施工面積大體量增長的同時,也給環境和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業内人士指出,建築能耗、建築垃圾、施工污染等已成為我國房地產建築業在環保上面臨的主要挑戰。
中國房地產建築業與工業、交通併列為「能源消耗大戶」。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發佈的《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8)》披露,2016年中國建築能源消費總量為8.99億噸標準煤,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6%。有關專家指出,我國建築用能效率普遍偏低。目前,我國的耗熱量指標高出同等氣候條件發達國家平均水平50%以上,建築能效提升的改善空間較大。
此外,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每年產生的建築垃圾達24億噸左右,佔城市垃圾總量的40%,已成為製約城市垃圾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李寶忠也指出,我國建築垃圾綜合處理利用尚處於較低水平。2017年我國產生建築垃圾的利用率僅為5%左右,相較於發達國家的建築垃圾再利用率,我國還有很大差距。
如今,房地產迎來行業轉型風口,房地產企業的增長方式也正在由偏重速度規模向注重效益進行轉變。「十三五」規劃明確「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伴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房地產企業自主探究環保效益提升和綠色發展的能動性增強。如,萬科力推綠色建築產業鏈;恒大成立綠色建築研究基地;碧桂園自主研發高質量建造體係,聚焦綠色環保建造科技等。「綠色」與「科技」已經成為當下房產圈流行的話題。
綠色建築被認為是符合綠色生產方式的未來建築發展方向。住建部發佈的《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比重要超過50%。
位於碧桂園總部大樓主出入口的夢想走廊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内,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2015年住建部更新《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内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六大指標對建築項目進行評價和星級認證。
規劃和標準指導下,不少房企已然奔跑在綠色建築的跑道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上市房企百強共獲得綠色建築二三星級認證面積2268.3萬平方米。其中,碧桂園、中國恒大、綠地控股和融創中國4家大型房企的綠色建築二星和三星認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碧桂園以299.7萬平方米位居榜首。
碧桂園最近發佈的《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在綠色建築建造和節能減排方面,碧桂園引入科技手段進行了一係列創新嘗試,形成了一套頗具特色的環保「綠科技」秘籍。
其中,被動房體係的研發令人印象深刻。碧桂園通過引進德國高性能節能建築理念,通過改進圍護結構、新風係統、高性能門窗等技術,形成了一套自有被動房體係。據稱,該係列被動房項目在夏熱冬暖地區,可實現建築節能率達到90%以上,供暖能耗降低85%以上的低耗能效果。
此前《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8)》顯示,北方採暖碳排放佔全國建築碳排放總量的25%。被動房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對緩解我國能源緊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大氣污染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碧桂園被動房代表項目——台州· 玖樟府已被列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近零能耗技術體係關鍵技術開發」科技示範工程。同時,該項目還被授予2018年「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標識項目稱號。
此外,裝配式建築建造工藝也值得關註。裝配式建築,即由預製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可減少80%的現場建築垃圾和60%的材料損耗,併顯著降低施工噪聲和揚塵等。
碧桂園一處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
碧桂園是國内較早進入裝配式建造領域的企業,其創新研發的高質量建造體係,不僅僅只局限於裝配領域,還將高精度建築模具、混凝土全現澆外牆等多項「綠科技」結合起來。通過工藝創新和精細化管理,實現内外牆免抹灰,減少建築垃圾的排放,極大改善現場施工環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碧桂園共有140餘個項目實施裝配式建造,裝配式建築總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
多元創新的「綠科技」帶來建築業生產方式的革新,碧桂園已經跑在中國房地產建築業綠色發展的前列。
位於森林城市的碧桂園裝配式建築工廠規模在亞洲領先
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内容。而對於企業而言,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家戰略,亦是關乎一個企業自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命題。
自2006年原建設部頒佈《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起,國家就在綠色地產領域不斷完善和深化製度管理。在綠色建築領域取得斐然成績的碧桂園,在日常管理和製度建設方面也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在實處。
碧桂園方面透露,綠色環保早已作為公司經營性管理的指導原則之一。在碧桂園管理者的帶領下,公司自上而下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從綠色辦公環境開始,到產品、運營和服務等各個業務場景,實實在在將綠色管理思路實施落地。
作為佛山順德的地標性建築,碧桂園總部辦公大樓是一棟以綠色生態為設計主題,通過錯落有致的綠化陽台以及主入口森林走廊的營造,精心打造的綠色節能生態辦公建築。綠色管理思路在這棟生態辦公大樓里得到體現。其中,建築自遮陽及節能門窗設計是一大亮點。錯落有致佈滿綠植的陽台將直射陽光轉化為漫射光,搭配高透光Low-E中空玻璃,在阻擋太陽光輻射熱的同時,保留可見光波段進入室内,有效降低室内空調與照明能耗。
這是碧桂園總部大樓内景
同時,碧桂園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數字化革新行動,通過信息化平台建設提升辦公效率,推行無紙化辦公的同時,也將減少紙張等自然資源的消耗。總部大樓也在有序開展廢棄物分類回收處理機製。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碧桂園總部辦公區共計回收利用快遞袋23000個,再利用垃圾35.4噸。
環保經營理念可不僅局限在碧桂園總部大樓里,碧桂園團隊還將綠色管理延展到其它業務板塊。以酒店業務板塊為例,據了解,碧桂園酒店板塊内部需簽訂《能源管理責任狀》,實行能源責任考核機製與個人工作績效掛鈎等舉措,取得較好環保效益。數據顯示,2018年碧桂園集團酒店板塊共計回收5號電池25-28萬節,折合近6.72噸;回收廚餘垃圾1095-1277.5噸,回收可再生垃圾約730-1095噸;處理不可再生垃圾約1095-1460噸。
從企業理念、管理舉措到完善製度,碧桂園的綠色發展有血有肉、穩紮穩打,是一項係統推進工程。碧桂園如此堅定推行綠色發展的使命感從哪里來?
「一家百年企業的根基在哪里?」或許可以從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時常思考的問題里尋找答案。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就要「對人好、對社會好」,成為環境友好型企業,這位出身草根的企業家了然於心。
去年碧桂園提出「提質控速,行穩致遠」。作為房地產頭部企業,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碧桂園以切實行動積極承擔企業公民環保責任,也提出了尋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赢的願景。
與此同時,碧桂園的「綠科技」還在不斷叠代升級,越來越多房企也與碧桂園同行,加大對綠色環保科技的研發和投入,綠色建築已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房地產行業綠色發展之路顯得後勁十足。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