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金融城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陈元指出,目前,中国的金融科技已经覆盖支付、信贷等多个方面,2018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了诸多风险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逐渐成熟,金融科技渗透率不断提高。而伴随着降本增效的价值实现,也出现了许多风险隐患。
而针对金融信息安全保护、中国版监管沙盒、金融科技独角兽等“烫手”问题,会上,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一一给出了权威回应,并明确表示,“中国版监管沙盒”即将出台。
会议现场,李伟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加强金融技术创新监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他讲到,“前段时间在3.15讲到‘隔空盗刷’的问题,支付场景没有表达出个人主观支付意愿。而人脸支付的时候,一刷脸钱就没了,其实更可怕。银行卡可能还揣在兜里,脸却是平常露在外面的,识别出来非常容易,现在有的技术在三公里之外识别你的人脸,没有表达客户主观意愿去刷脸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事实也恰是如此,现在技术非常先进,机构也热衷于把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比如现在比较热的人脸支付。而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李伟表示,央行会同相关部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个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的试点。“这次试点,叫中国版的监管沙盒,一开始就设计了风险补偿和退出机制,可以推倒重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监管沙盒”相当于一个安全空间,测试机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由监管部门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测试情况开展评估,以判定是否给予机构更大范围的正式授权。
为适应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日益加快的趋势,2015年,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首次提出“监管沙盒”概念,并将其引入金融监管,“监管沙盒”计划推出之后即受到国际上的广泛欢迎。
此次,央行将强化金融信息的安全保护,明确覆盖金融信息收集、传输、销毁全周期的策略,宣传引导加强金融信息的保护,持续提升全民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不过,李伟司长也表示,“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试点,能够建立和完善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机制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就金融科技到底怎么发展,央行在制定试点方案之初就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建立风险补偿以及退出的机制,其实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沙盒。
当然,协调金融与科技深度的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央行也正在制定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不过,李伟也透露,“目前发展规划正在相关部门会签协调意见,近期能够出台。”
而就“金融科技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主题,李伟司长提出四点建议:
其一,助力疏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金融机构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优化信贷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其二,推动数据融合。众多的数据资源分散在众多机构,形成数据孤岛。金融机构要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
其三,加强信息系统互通,提升便民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系统与民生领域的互联互通;
其四,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
从这四点建议中不难看出,央行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同时,也将明确未来几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指导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业务创新等方面前瞻布局、有序推进。
在具体实施上,央行或可借鉴中国香港目前的做法,即:仅放宽业务规范而不放宽机构准入,以鼓励持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
从近期来看,“监管沙盒”测试计划仍是一种新兴的监管手段,难免会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漏洞。这就要求内地监管部门在开展“监管沙盒”的同时,应在授权或者监管豁免等方面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条款的落地。
在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中,商业银行的地位至关重要。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表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能走多远,与监管密不可分,监管的容忍度就是金融创新的边界。
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对“数字数据”的监管。银行业有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自身的价值也很大。
而在数据信息交流日趋开放的当下,这个数据使用、开放、监管……都是大问题。在谈及开放银行时,张健华行长表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开放银行建设。
首先,开放银行建设要做到心态开放,传统银行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银行要通过引进新的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客户。
第二,开放银行要做到业务开放,通过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进而提供一套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
第三,数据开放。张健华称,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和长尾客户的覆盖面不够,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第三方数据来弥补这一劣势。
最后,开放银行要做到技术开放。传统银行要积极引入最新的成熟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区块链技术等,张健华表示,这就要求银行内部的技术架构必须是开放的。
张健华行长特别强调,在推进新技术运用所带来的金融创新时,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的东西,监管是不是可以给一定的容忍?此外,“监管沙盒”在试推行的过程中,银行自身架构的提升,以及对用户的教育同样非常的重要。
这其中,银行人才的储备、技术的引进,以及银行自身组织流程,组织架构的改变均需要时间,“监管沙盒”需要做到适度容忍,给予金融机构足够的时间来优化自身组织架构。
从目前来看,推行“监管沙盒”的理念,加快监管工具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测试新型金融监管工具,以此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创新健康发展,对于消费者福利的提升,金融体系运营效率的提高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同步推进,内地金融服务的发展或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事实上,无论金融科技如何发展,金融监管政策如何变更,都不能脱离服务消费者这一初衷,如此才能契合市场对于金融业务发展的根本需求。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