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拟上市公司的“科创属性”如何鉴定?此前多家申报企业因“科创属性”不足无缘科创板,由此“科创属性”评价一直是科创板试行以来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随着监管制度的逐渐完善,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评价体系正式落地。
“科创属性”如何定位?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简称《指引》),《指引》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
其中,“常规指标”是指在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同时满足以下3项的企业可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申报企业可不适用以上第(3)项指标中关于“营业收入”的规定;软件行业不适用上述第(2)项指标的要求,研发占比应在10%以上。
而“例外条款”则指在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以上3项目“常规指标”,但符合以下其中一项的企业便可申报在科创板上市:
1.发行人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发行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发行人的核心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3.发行人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4.发行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
“科创属性”指引有何意义?
“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的明确意义重大,不过在多数市场人士看来,其对于申报公司的科创含金量要求再度提高。
截至3月24日,共有9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据华金证券研报统计,在已上市的企业中满足条件一(研发投入)的共有80家,满足条件二(发明专利)共有85家,满足条件三(营收)的共有87家,同时满足三类条件的共有69家。
从不符合条件的公司情况来看,不符合条件一和条件三的企业主要是未达到一定的营收规模,导致在营收规模和研发投入上不达标;不符合条件二的企业主要是行业科创属性相对较弱,导致专利数量较少。
不过,5项例外条款的设置同样为部分公司提供了上市机会。
如申联生物等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如安集科技、芯源微等公司在专利数量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所以亦可满足科创标准。
总体来看,“科创属性”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收较小企业的积极性,但仍为“硬科技”企业留有了余地,不会对“硬科技”企业的上市产生限制。
同时,“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的出炉也意味着市场审核提速降本时代的来临,届时企业的上市成本将有所降低,发行审核的节奏也将有所加快。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