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中概股比作唐人街上的华人。
特殊的架构、差异化的监管,就连最基本的沟通问题,都成了中概股在美股市场宣讲自己价值的障碍,低估值似乎是中概股的常态。如今,瑞幸事件更是将中概股推向了信任危机的边缘,走出去的中概股日子并不好过。
回A、回港、亦或私有化?中概股们该如何抉择?
近日,聚美、畅游先后完成了私有化,而58同城也正处于评估阶段中。
在美股市场,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的规定相对简单,需满足两个绝对条件:一是由1位控股股东发起;二是收购流通股需全部以现金进行。
由此,私有化进程的快慢往往取决于1位控股股东发起的邀约是否获得多数股东认同,以及回购价格是否合理。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价格是私有化中的关键一环。
从SEC的规定看,从二级市场购入,回购价格比照市场价需有一定的溢价(高过市场价格)即可进行私有化。但对于中小股东来讲,当然是希望价格越高越好。
由此,为顺利达成一致意见,多数公司开出的私有化价格要高于现时股票价格。
以聚美优品为例,陈欧及其买方团拟用每ADS 20美元的价格收购回未持有的股份。这一价格较其收到私有化要约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14.7%,较合并协议签订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近30%。
庚子鼠年这一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股在短短十天内经历四次熔断,原油期货也随后上演大跳水,叠加疫情黑天鹅的来袭,全球资产面临贬值风险。在此背景之下,聚美优品给出这样的价格,整体是符合市场预期。
不过,相比四年前聚美优品首次发出的私有化邀约,每ADS 20美元的回购价聚美优品还是血本很大。
彼时,聚美优品收到买方团的私有化邀约,拟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虽较过去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高出26.6%,但在多数股东看来,这一收购价远低于每股22美元的发行价,并不合理。
聚美优品的第一次私有化以未果收尾。
由此可见,价格在私有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为何在最近这个时间点成了中概股们选择私有化的节点呢?
上文我们提到,中概股私有化需以现金收购回全部流通股。
这就意味着,私有化并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上市公司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做支撑。
根据美国监管层的要求,收购方必须向中小股东提供基于当期股价的溢价,再加上律师咨询费用、审计费用、会计费用、财务顾问费用、银行贷款及融资费用,合计下来,没有几分财力,私有化退市实属空谈。
中概股们缘何选择此时出走美股?
如果说,2016年聚美优品的第一次私有化尝试,只是基于在当时私有化大浪潮环境下的试水,那这次的如愿退市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还是那句话,中概股在海外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如证监会、交易所日益严格的监管及要求,又如做空机构无处不在的做空狙击战,以及由此引发的股东集体诉讼等,都将可能成为压垮中概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由瑞幸事件引发的中概股做空潮便是一次重创。
信任是昂贵的,同样为失信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痛,瑞幸高达22亿的财务造假不仅让美国投资者寒心,更是让众多中概股背上黑锅。
回顾2011年前后的中概股猎杀潮,24家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遭遇审计师辞职或曝光审计对象财务问题,19家遭遇美国证监会停牌或摘牌。后期中概股在市场上不断上演“流血上市”、融资受阻、股价重挫、估值缩水的剧情。
历史会否重演?虽不得而知,但于中概股而言,美国资本市场的环境并不友好。
聚美优品和畅游的私有化运作,理由或也多与其在资本市场被严重低估,融资进程不顺畅有关。
其次,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爆以及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也成为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主要考量原因。
当然,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以上两点外,对于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而言,高昂的运营费用也成为其选择私有化的一大因素。
要知道,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主体为满足证监会及纳斯达克市场的要求,需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公司的经营及财务业绩,并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定期要财务报告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
由此,上市公司每年付给律师、审计师、投资者关系顾问及其他顾问的费用不下百万美元,这对于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不堪重负的。
此外,公司战略,架构的调整与重塑也是中概股选择私有化的主要考量。
私有化后,中概股何去何从?
从以往案例来看,中概股退市后多选择回A或港股谋求再上市。
以阿里巴巴为例,在2018年港交所扫清“同股不同权不得在港上市”障碍后,阿里巴巴作为市值排名前十的中概股,毅然投入到港股的怀抱中。
虽市场对阿里巴巴回港原因有多番猜测,但不可否认,在美国资本市场生存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上市企业多地上市既能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同时也能拓宽融资渠道,在无形中为自己设置一道保护屏障。
同时,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为中概股回归打开了窗口期。
早在2018年,我国证监会制定的《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发布,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市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
而后科创板的开市,在对公司盈利等上市条件放宽限制的同时,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申请上市,更是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了新平台。
考虑到当前A股的互联网及新科技企业资源相对匮乏,预计这类企业回归后将拥有更高的估值和溢价。
回归的前景是美好的,但不可否认,道路也是坎坷的。
通常来讲,中概股从私有化退市到拆除VIE架构,再到国内上市这一流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首先,私有化时间约6至7个月。企业要经历寻找PE和战略投资人的合作意向,接着向董事会提交私有化方案并公开宣布,在董事会批准、签署最终收购协议后,实现退市并从美国证监会注销。
而后,拆VIE架构时间约4至7个月。期间要经历获得境外投资人支持、终止全部VIE协议、
重组境内企业业务架构、终止基于境外上市的员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或转让境外主体等环节。
最终,在A股上市等待时间约12个月,包括排队IPO,借壳上市等。
市场行情千变万化,三年后上市A股的企业会面临怎样的形势?都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在港股市场,长期陷在市场交易不活跃、流动性差的“魔咒”中,相对于美股市场而言,也并非是一些新经济企业的最佳归宿。
因而,中概股回归港股后,也难免会分化明显,即大企业迎来活跃的市场交易,而中小企业则“有价无市”,只是换一个场所继续自己的低估值尴尬而已。
回首过去及展望未来,中概股面临的挑战及考验依旧严峻。想了解更多中概股背后的故事,请广大读者点击财华社“中概股专栏”参阅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