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成为生鲜行业新玩法。
这其中大公司并不沾光,反而机动灵活,深扎社区的夫妻店、杂货铺,甚至称不上个体工商户的有渠道人士,都玩得得心应手。
架不住上述这些群体数量庞大,占据广泛的一线市场优势。
作为深度布局本地生活的美团看自然不会错过。
美团已经将“社区团购”业务定为一级战略项目,成为其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大主体业务之后,美团内部新规划的增长曲线,承担美团下一个营收增长点。
伴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另一股力量正在消亡。
一家估值200亿元的独角兽,极有希望上市,大厦却轰然倒塌。
10月15日,易果生鲜CEO张晔在接受21Tech采访时证实,易果生鲜已经进入破产重整,正在重组过程中,目前已经有确定的重组方。
重组方是谁?有没有重组方还不一定,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这么说或只是粉饰太平。
易果生鲜不仅具有广泛知名度,且背景很硬。
公司创立于2005年,是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同时它还是阿里系重要成员,曾被阿里和云峰基金两度追投,是阿里切入生鲜领域的关键角色。
作为生鲜新零售的初代探路者,易果生鲜曾被给予厚望,但最终却陷入破产重组,前途未卜。
表面原因看,是疫情重创生鲜业务,实质是,在严重亏损基本面上,疫情只是加速公司消亡的一个因子。
据企查查显示,虽然易果生鲜近年营收节节拔高,但净利润却常年亏损。从其业务看,公司业绩对阿里依赖非常严重。
易果生鲜体系包括三大部分:易果生鲜电商平台、易果供应链、安鲜达冷链物流。其中公司造血部分自有生鲜电商平台与阿里深度合作。
包括“易果官网”、“易果生鲜App”,天猫旗舰店的自有渠道,天猫超市、“喵鲜生”等龙头电商生鲜频道的独家运营渠道,以及“下厨房”、“哈米”等分散渠道等在内的全渠道运营。
“易果官网”定位精品超市,天猫超市和“喵鲜生”定位大型商超,“下厨房”的用户则是定位菜谱配菜,“哈米”定位办公室无人零售等。
虽然业务覆盖生鲜各个领域,但阿里的渠道是易果生鲜重要收入来源,分散渠道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电商平台发展则遇到瓶颈。
“易果生鲜App”早在生鲜电商类App中不占优势。
以2018年数据看,生鲜电商类App月活跃数前十五中,易果生鲜排在第14位,月活跃用户规模仅为6.24万人,而每日优鲜则为300.24万人,差距巨大。
而到2020年8月份生鲜电商APP活跃用户数中,多点、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大润发优鲜活跃人数较高位居前五。
每日优先月活跃人数增至646.32万。易果生鲜则排在第12位,具体月活数据不详。
这家估值200亿的独角兽,为何大厦将倾?
2020年8月,易果生鲜以200亿元市值位列《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08位。
讽刺的是,公司也是在同月传出破产消息。
追根溯源,早在2019年底,易果生鲜就被爆“停摆”。
2019年12月,易果生鲜被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411万元。
公司的危机在于,忽视C端。阿里入局后,重视B端,产生依赖。做生鲜要灵活调整,把握用户需求。即使大如美团都懂得灵活调整。
另一方面,在取得阿里大笔投资后,没有补救造血不足,反而加速扩张,摊子铺得太大,高冷链仓配成本让公司吃不消。
根据易果数据,公司物流履约成本约超20%,高昂的履约成本成为易果亏损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还成于阿里、败于阿里。
从其业务轨道看,易果生鲜最早是聚焦C端用户的。在2013年阿里巴巴入主后,公司开始疯狂向B端试探。
2013年,易果生鲜与天猫超市开展全渠道布局;2015年将安鲜达从物流部门升级为物流公司,专注打造冷链物流,2016年建立云象供应链。
为了将云象供应链做成全球生鲜采购供应链平台,易果生鲜投进了绝大部分阿里投资,用来扩张收购,想要链接全球资源。
2016年10月,易果收购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 51%股权。
忽视C端,未能加强天猫超市三公里半径的即时冷链配送能力,和天猫所需的C端零售业务,易果生鲜处境已经非常危险。
当阿里的“亲儿子”盒马鲜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2018年阿里将原本由易果运营的猫超生鲜运营转交给盒马。
C端业务被盒马接管,易果至此走向幕后,从面向C端的生鲜电商,逐渐转型为供应链企业,专注为包括盒马、大润发、饿了么等阿里平台提供生鲜供应链服务。
逐渐失宠的易果专注于2B或只是一个说辞,公司在交权后的一年内开始迅速土崩瓦解。
安鲜达解散、裁员、“我厨”官网和App也在去年底暂停服务。
一切迹象显示,易果正逐渐被资本抛弃,消息称,易果打算上市,但没有一家券商企业愿意承销易果的公开发行股票。
生鲜行业首个巨头倒下,敲响生鲜行业过度竞争警钟。
2012年被视作生鲜电商元年,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场抢食。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分别投了易果生鲜、每日优鲜、天天果园和中粮我买网。
资本催化,行业高速发展。
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从2014年的243.3亿人元增长到2018年的179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64.9%。
随着疫情下用户习惯养成,以及生鲜电商技术进步,未来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 6700亿元。
但依据现有生鲜新零售技术、商业模式,仍存在泡沫挤破和竞争上的挤出效应。据尚农生活馆统计,2015年以来近35家生鲜电商倒闭或转型。
生鲜具有高频微利、标准化程度低、对供应链要求高的特点,虽然行业公司已经逐步探索出3条赛道:大型商超O2O模式(盒马鲜生)、小型社区服务模式(百果园)、前置仓+到家模式(每日优鲜),但目前生鲜线上产品渗透率仍非常低,线下渠道仍占主流。
更贴近社区市场的中小玩家在商业模式上的不断试错,上游与农产品市场直接挂钩,下游采用社群、拼团、微商等形式拉拢客户,比巨头们更得心应手。
由此也创造出社区团购新的生鲜零售模式,惹得美团也不得不做战略调整。
行业都是好行业,只不过风口易逝。易果生鲜的遭遇给更多独角兽敲响警钟,当资本退潮,关键还是要看公司自身抗不抗打,能不能调整战略适应机会。
即使大如美团,也得灵活掌舵,以及拥有敢于跟下里巴人抢食社区团购的勇气。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