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近期火爆的碳中和板块出现分化。截至收盘,板块内依然有12只个股录得涨停,包括惠博普、菲达环保、中材节能等;同时板块内的首航高科惨吃跌停,南华仪器跌超10%,瑞泰科技、航天工程、国检集团等多股的跌幅也都超过了7%。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碳中和板块基本属于资金的短炒行为,已经严重偏离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以华银电力(600744.SH)为例,该公司之所以被归为碳中和概念股,是因为其是深圳碳排放交易所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7.5%。
自碳中和概念被爆炒以来,该股已经在最近12个交易日狂收9个涨停板,累涨超140%。
在此期间,华银电力曾8次登上龙虎榜。Wind数据显示,3月22日上榜的席位中除了卖四方正证券长沙芙蓉中路营业部外,其余全部都是游资常用席位。
虽然碳中和被国家高度重视,但是眼前概念股爆炒猛涨显然不具备持续性。犹记得当年雄安概念刚出来时也和现在的碳中和概念一样,在大家的一片赞叹声中烈火烹油般的疯涨,最后却只剩下一地鸡毛。
不过,虽然碳中和概念股大概率难逃大跌的命运,但这并不意味着碳中和这个事儿不靠谱。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关于碳中和的相关工作已经在逐步推进。
近日,浙商证券的研报指出,预计中国2021至2050年碳中和带来的新增投资约为100万亿。
长期来看,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规模在2021至2030年间或呈现出倒U型的节奏,预计共净新增15万亿,短期来看,2021年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量预计为0.6万亿。
这种一家之言虽未必准确,但是结合市场其他机构的观点来看,碳中和的确会带来大量的新增投资,由此也会产生各种投资机会。
首先,碳排放量大的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将会日薄西山,而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将获得大幅提升,最受益的就是光电、风电、水电以及核电行业。
不过,在现阶段,综合考虑成本、安全性、稳定性等多个因素,光电相较于风电、水电、核电具有显著优势。
另外,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在这个行业的各个环节中,中国公司基本都占据了绝大多数席位。这也就是说,中国光伏企业相较于国外企业已经积累了非常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光电对中国来说是最划算的。
因此,这里重点看一下光伏行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则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一般预计是7000万千瓦,乐观预计是9000万千瓦,而202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4820万千瓦,新增量增速约为45%至86%。
从产业链来看,光伏产业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系统五大环节。光伏设备主要集中在制作硅片、电池片及组件。
不过,自2021年2月以来,整个光伏板块的表现非常疲软,像隆基股份(601012.SH)的股价从高点到现在已经下跌超30%。
这主要是源于光伏产业链上的各个龙头股此前持续飙涨,整个行业估值过高,有回调的需求。
长期来看,在这一轮调整到位后,光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龙头股的前景是比较光明的。
而随着电力能源使用率的提高,提升电力能源传送效率也是加快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
这有利于促进特高压的建设,由此也将带动相关专用通用设备、电子元器件、电缆、智能电网等相关制造领域的发展。
其次,非化石能源的新增投资建设、传统行业的技改投资、低碳新技术的新增投资将提振建筑、工业、交通等行业的需求。
这些行业基本都属于传统行业,涉及到的公司也非常繁多。
第三,从新能源终端需求的角度来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耗能低排放消费品将逐步提升在新增消费中的比重。
2020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
该文件中预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于2025年、2030年与2035年两类车型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有望分别达到15%-25%、30%-40%、50-60%,对于氢气燃料电磁车,2025年运行车辆或达到10万辆,2035-2035年间保有量有望达到100万量左右。
中汽协则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便有望达到600万辆。
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耗能低排放消费品比重的提升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使得新能源产业逐步转向盈利,另一方面带动充电桩、汽车零部件、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同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光伏产业,还是电子元器件、特高压,亦或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都将提升对铜、镍、铝、锂等各类有色金属的需求产生积极作用。
以铜为例,在我国铜下游需求分布中,新能源相关的行业为电力(涉及风力发电、光伏、储能)和交运(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占比为40%和10%左右。
而在电力行业中,光伏、海上风电及陆上风电的铜使用量较火电站更高,在交运领域,新能源汽车用铜量远远大于传统燃油汽车。未来随着碳中和方案的推进,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提振铜的需求。
上面也只是简单的梳理,实际上碳中和影响的范围是非常广的,除了上述提到的行业外,环保、机械等其他行业也将受益于碳中和。
不过,综合来看,最后获益最多的基本还会是各行业质地优良、业绩增长的龙头股。而现在遭到爆炒的各种概念股终将出现分化,其中绝大部分最后会归于沉寂。
作者:云知风起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