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在去年的联合国会大会上承诺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碳中和概念股随之受到资本市场热捧,面对新兴建立的、庞大的中国碳交易市场,中国金融机构如何在自身运营层面和资产层面为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海通国际(00665-HK)作出了回答。
海通国际当日联合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项目课题组发布《中国金融机构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方法》报告,希望通过该报告为中国金融机构减排提供参考。
报告中提出中国金融机构在2030年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的倡议。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说,中国金融部门实现“碳中和”的成本可控。根据海通国际的估算,中国金融部门的碳排放总量不足全国总量的0.3%,若通过购买碳信用实现“碳中和”,年度成本应该到2030年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其收入和利润水平,中国金融部门实现“碳中和”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海通国际于去年宣布将于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提出金融机构在自身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的三步走策略,包括通过采取绿色办公、节能减耗等措施,降低自身的碳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节能减碳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采用碳信用(碳证书和碳排放配额等)的方式抵消剩余的碳排放量。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今年6月底将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交易范围的包括2225家发电企业,市场规模预计超千亿。
对此,孙明春说,6月上线的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主要集中于高排放行业,其他行业一时还无法上线,金融机构暂时还不能参与,需要研究增加这个市场金融属性,相信未来会把其他高排放行业都会加进来。
面对未来庞大的碳交易市场,海通国际ESG分析师夏韵认为,金融机构还应致力于实现资产层面的碳中和,通过加强投融资活动中的气候风险管理,更直接地帮助和推动其他部门尽早实现碳中和,这些绿色投融资活动包括发放绿色贷款;发行或承销绿色债券;IPO项目来支持绿色减碳相关的融资;设立“碳中和”或低碳技术主题的ETF、基金(股票、债券、碳信用等)或开发相关投资产品等。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和ESG分析师夏韵出席当天的视频记者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部分节录如下:
Q: 金融机构能在“碳中和”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A: 我们是在金融中介运营层面上提出实现“碳中和”,这是最基本的一步。金融机构应该发挥作为金融中介、交易中介等特殊的身份和角色,起到表率作用,带动其他一些有条件提前实现“碳中和”的行业,尤其是服务业,提前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是通过金融工具来推动高排放行业实现“碳中和”,在融资成本方面形成激励机制,高排放的企业融资成本更高,减排的企业则更低。
Q: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有些高碳排放行业在整个“碳中和”转型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风险,以致于公司估值有波动,金融机构应该如何理解和估算这样的风险?
A:有些行业的资产叫搁浅资产,意味着将来因为“碳中和”进程,可能这些资产会失去他们的价值。如果要实现“碳中和”的话,我们的能源结构中可能未来85%至90%以上都要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的比例会非常小,也可能没有。化石能源公司在财务方面可能要面临很大压力,金融机构可能就要思考如何应对资产减值和债务违约的风险。这些挑战不光是公司层面,也会影响员工的就业机会。
这样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中间在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中国经济在中速增长的过程,GDP总量还在上升,如果不给出时间,可能造成的经济或社会影响都很大。我们可能在未来10年碳排放量还会继续上涨,可能总的碳排放量还要涨5%,就是考虑到企业转型的难度,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转型。
Q:金融行业经常需要跨国、跨区域工作,金融机构如何进行平衡工作需求和低碳目标?
A: 我们要尽可能利用现有手段减少出差旅行,可以利用视频会议,到现场的调查很多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做到。如果我们把技术手段用起来,可以减少出差旅行。但是如果必须要去,尽可能做到产出最大化,减少多次往返。
文:龙曼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