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HK)公布第三季纯利32.51亿元,按年倒退2.9%,略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上半年受港股通(俗称北水)大量流入所带动,港股表现异常畅旺,带动首三季多项产品类别的日均成交都创历史新高。
根据港交所季度财报显示,首三季日均成交额按年增长43%至1,803亿元,其中港股通日均成交按年更增长近一倍至462亿元,沪股通及深股通的日均成交则按年增长37%至1,232亿元人民币,另债券通北向交易日均成交按年增长33%至262亿元人民币。至于纯股本证券产品(撇除衍生工具及债券)的日均成交按年增长49%至1,596亿元,上述于首三季内的日均成交都创历史新高。
首三季主板新上市公司数目72间,少于去年同期的97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2,859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159亿元,亦创首三季新高纪录。截至9月底止,主板上市公司数目2,201间,GEM上市公司数目358间。
汇丰及瑞银两家大行在港交所公布季绩前,因应其第三季盈利表现转弱,已率先下调其目标价。汇丰环研原本预测港交所第三季度每股盈利2.47元,按年下跌6.9%,为最看淡港交所的大行之一。该行假设头9个月港股日均成交为1,800亿元,按年增长43%,,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2,854亿元,料按年升32%。滙丰下调港交所目标价由564元至510元,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
瑞银原预测港交所第三季盈利按年降5%至32亿元,与交易相关的高收入将被较低的投资收益所抵销,为了反映近期市场因素变化,该行将港交所今年至2023年日均成交假设调低8至9%,每股盈利下调6%,并降目标价由592元至575元,惟维持“买入”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首三季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日均成交仅207亿元,按年升10%;期交所的衍生产品合约日均成交张数按年减少18%至53.1万张,LME收费交易金属合约的日均成交量54.5万手,按年下跌8%,是港交所产品收入相对较弱的一环,只有股票期权合约日均成交张数创新高,按年增加30%至68.1万张。
港交所季度财报亦显示,首三季投资收益按年升9,600万元,源于今年首三季集体投资计划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 2.98亿元,反映股本证劵及固定收益市场的估值,但利息收益减少已抵销部分升幅。
汇丰报告预期,不包括股票期权及LME等的衍生产品交投将按年下跌,加上该行预计港交所的投资收入下降,故此下调今年至2023年三财年的盈测分别为7.4%、9.4%及8.1%,主要基于较低的日均成交和投资收益的假设。
汇丰指出,利率期货显示,至明年底美国加息两次的机会率超过三分二,更高的利率水平不利股票尤其是增长股的估值。而且,随着新管理团队的组班,港交所的投资可能结构性增加,滙丰指出,其运营费用占息税前利润的百分比是在全球同行中最低。增加投资亦是合理举措,按该行分析,运营费用每增加一成将使利润减少3.09%。
市场关注首只以MSCI中国A50指数为基础的衍生品于10月推出,但滙丰认为有关产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提供盈利贡献,料明年A50指数衍生品的收入贡献回稳,至2023年方有进一步增长。
汇丰指出,港交所业务增长的隐忧之一是对可变利益实体(VIE)的监管不确定仍然挥之不去,今年9月至10月已没有VIE上市结构的新股赴港上市,而整体新股市场募集资金的步伐亦明显放缓,是该行下调港交所目标价的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