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最惧怕“不确定”,所以美股大跌。
美国的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创近40年半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这或预示着美联储可能会为了压抑通胀,将5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延续至9月。
美联储将于6月14日和15日两日议息,有市场人士预期加息幅度或达到75个基点,这触发了资金的逃离。
2022年6月13日,标普500指数跌3.8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2.79%,反映科技股走势的纳斯达克指数更大跌4.68%。
年初至今,美股已累计回调16%以上,纳斯达克指数的累计跌幅更高达30.91%。
其中市值最大的五大科技股跌幅最严重,苹果公司(AAPL.US)单日大跌3.83%,微软(MSFT.US)跌4.24%、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US)跌4.08%、亚马逊(AMZN.US)跌5.45%、特斯拉(TSLA.US)更大跌7.10%,跑输大市表现。
通胀与加息
2022年5月,美国的年度通胀增速出乎意料加快,达到8.6%,这是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而市场普遍预期的是8.3%。
事实上,在2022年3月到达8.5%的水平时,市场也曾经充斥着悲观情绪,但4月份的通胀数据下降至8.3%,又带来了希望,因此华尔街普遍预期5月份的通胀率应该得到控制,至少会在8.3%左右,没想到一下子又带飞了。
当然,能源价格大涨是最主要的原因,能源价格自2005年9月以来上涨了34.6%,其中汽油上涨48.7%,燃料油更大涨106.7%,为历史上最大涨幅,天然气亦大涨30.2%。
美国的食品通胀率更连续12个月加速,到达10.1%,肉类、家禽肉类、鱼类和鸡蛋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鸡蛋价格上涨14.2%。
不过,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有所减缓,由4月份的6.2%下降至6%,但仍高于预期的5.9%,其中房屋指数上涨5.5%,为1991年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新车和二手车通胀率分别达到12.6%和16.1%,机票涨幅最大,达到37.8%。
由此可见,不论加没加波动较大的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美国的通胀率都处于一个颇高的水平。
见上图,虽然5月份的核心通胀率暂时较前两个月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之前几年的水平,更远高于美联储的通胀目标2%,这触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扩大加息步伐的预期。
美联储的上一个加息周期从2015年12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2018年12月,加息幅度均为25个基点。参考上图,2015年末起到2017年,核心通胀指数在2%以上。
然后,于2019年8月起展开降息周期,2020年3月3日和3月16日,降息幅度最大,分别达到5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因疫情导致华尔街大跌,原油期货价更一度跌至负数,触发美联储下重药。
2020年3月中那次10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使得联邦基金利率跌至0-0.25%的水平,可以说已经降无可降,同时美联储提供无限流动性,为企业和资本市场带来大量的活水,也为当前的高通胀埋下伏笔。
从上表可见,截至今年5月初的加息,联邦基金利率最高为1%,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起码较2019年8月降息周期开始前的2.50%具有150个基点的差距。
市场普遍预期这个月的加息幅度会达到50个基点,美股下跌正是担心美联储会出乎意料地将加息幅度扩大到75个基点,以遏制通胀。
大型科技股的拆股潮能不能救股价?
近日,多只科技股开启了拆股模式,包括亚马逊、谷歌、特斯拉等。
亚马逊按1:20拆股,已于6月6日生效。
2022年2月1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以1:20的比例拆股,即每1股拆为20股,将适用于2022年7月1日在册的股东,从2022年7月15日起生效。
特斯拉于2022年6月10日发布的公告,希望股东能通过其1:3拆分股票的提议,即每1股拆分为3股,原因是自其上一次于2020年8月拆股以来,到2022年6月6日,股价已累计上涨了43.5%。
什么是拆股?就是将股份拆细。
例如当前特斯拉的股价为647.21美元,每手1股,也就是说,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最低买入单位为647.21美元。按1:3的比例拆分股票后,特斯拉的股价将变为215.74美元,投资者的买入门槛大大降低,有215.74美元就可以买入了,这将可扩大特斯拉面向的投资群体。
拆股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影响,例如原来持有1股特斯拉的投资者,在拆股之后变成持有3股。
有变化的只是每手买入门槛,门槛降低有利于吸引更多散户投资者,估计这正是单价较高的大科技股拆股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亚马逊、谷歌和特斯拉外,苹果和微软也是拆股的常客。
苹果的上一次拆股发生在2020年8月28日,每1股拆4股,适用于2020年8月24日在册的股东。
微软的对上一次拆股还是在近20年前的2003年,从该公司的历史公告来看,该公司决定以每1股拆分2股的比例进行拆股,适用于2003年2月21日在册的股东,并表示,这是微软1986年3月13日上市以来的第9次股份拆分。
笔者留意到,微软在2003年拆股之后的已发行股份数为108亿股,但经过多年回购,其股份数已降至2022年4月21日的74.79亿股(Wind数据)。
所以,拆股只是一个提高股票流通量的技术工具,真正能提升股东收益和价值的,还是这家上市公司能不能持续保持盈利增长,并通过派息和股份回购,将收益反馈给投资者。若能做到,投资者自然不会离弃。
同理,美股的短期走势或受到“不确定”的影响,但“不确定”始终都会变为确定,就好像这次的“不确定”在于美联储的加息幅度,而议息会议即将在这两天举行,议息会议之后自然会澄清市场当前笼罩的“不确定”阴霾。因此,市场的长远表现仍取决于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
那么,加息将如何影响到美股的长远表现?
美股后市走势
美联储在确定货币政策时会看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通胀,一个是就业数据。
就业数据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可扩张容量,若就业率处于高位,通胀率处于2%,被认为是合适的,意味着经济在健康地运行。
就业不足而通胀率处于2%或以下时,可通过降息,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就业职位,来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充裕而通胀率超出2%时,可通过加息来压抑通胀,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
就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以合理量化,但我们可以通过与过往的对比,来判断当前美国的就业形势如何。
见下图,美国的失业率已降低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而美国的新增职位数则于2022年3月创下新高,达到1185.5万份,4月份稍微回落,但仍高达1140万,意味着企业仍在努力聘请新员工,见下图。
尽管高薪酬的大型科技企业、金融企业都在裁员,但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的就业市场仍十分繁荣,其中人力需求增幅最大的是运输、仓储和公共设施,抵消了零售贸易和餐饮服务人力资源需求锐减的负面影响,凸显当前全球的供应链问题。
也就是说,必需品、确保基本生产的人力资源需求强劲,而这是美国经济的底层基础,若这一基础成本增加,自然会传导到上层的成本。
举例来说,美国消费者的基本消费品得不到保障,例如家居用品供应不足,这名消费者可能会重金求购,这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消费者可能会要求雇主增加工资,以满足他/她的生活消费,这一增加的成本就传导到消费者的雇主身上,如此类推。
有意思的是,与新增职位数一同增加的还有职位空缺数量,4月份的职位空缺数由3月的1173.7万增至1198.1万,见下图。
就算高薪职位裁减的多,但从劳工部的数据来看,美国职位空缺仍较大,或许意味着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这一错配也会导致用工成本的增加。
例如,被裁员的华尔街银行家可能不愿意去当货车司机,而货车司机短缺,增加了运输成本,以及零售必需品的成本,也增加了银行家的生活成本。商家为了维持生计,只得提高薪金(亦即增加雇佣成本),来吸引失业银行家这类闲置劳动力入场,也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见下图,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
除了结构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社会成本的上升之外,美国近年呼吁将供应链迁回美国,或加大了劳动力空缺的压力,这将令整体社会成本增加,企业资源被挤压所承受的机会成本也将增加,加上加息带来的成本压力,资本市场对于美国企业的业绩要求也增加。
面对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企业——尤其大型科技企业,还需要面对加息的其他后果。
美国的加息令惧怕风险的资金回流,加上美国利率与低息货币之间的利差,促使资金抛弃低息货币,重投美元怀抱,这触发了美元汇价的上升。
见下图,反映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汇价的美元指数已升至20年高位。
强美元蚕食了有海外业务的美国企业盈利。大型互联网企业均有不少的海外业务,强美元意味着它们从外国赚取的外汇转化为美元时,被汇率耗损了。
以微软为例,其截至2022年3月末的季度收入、毛利率和经营溢利,因为不利的汇率影响,而分别耗损了3%、3%和4%。
亚马逊2022年第1季国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主要因为汇率的影响,而期内国际收入占了其总收入的28.24%。
同样,苹果引以为傲的服务业务,如果不是因为美元强势带来的汇兑损耗,可以达到更高水平。
笔者汇总了五大科技股截至2022年3月末止12个月的收入,发现它们的海外营收占比均达40%以上,苹果、谷歌和特斯拉的海外营收占比更在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强美元也降低了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或削弱出口企业的收入增长,例如飞机制造商波音(BA.US)单日股价大跌8.77%,正是市场对其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顾虑。
在劳动力及生产资源机会成本增加,以及美元强势带来的不利贸易地位和汇兑耗损下,大型科技企业的盈利增长未必跟得上成本的增速,这最终会反映到它们的股价表现上,这就是美国通胀和加息所带来的长远后果。
也正因此,美国正考虑放宽贸易限制,以降低通胀压力,最终得益的将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贸易对手,例如中国企业,业绩增长加上估值偏低,有望吸引追求高回报的资金,这正是A股和港股一枝独秀的原因。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