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指的是年初至8月4日,下同),A股整体表现并不是太好,创业板指累跌近21%,深成指累跌近19%,上证指数稍好,但也跌逾12%。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向是大牛股聚集地的CXO板块似乎也有些顶不住了。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合计有29只CXO概念股,仅有和元生物、亚太药业、谱尼测试、美迪西、昭衍新药的股价在2022年录得上涨,余者皆在今年遭遇下跌,排在跌幅榜首位的就是凯莱英(002821.SZ,06821.HK),该公司2022年已累跌44%,此外药石科技、诺泰生物也累跌超40%,紧随其后。
在股价下跌途中,和许多上市公司一样,泰格医药、华测检测、凯莱英等一些CXO概念股也祭出了回购计划。
其中,凯莱英的回购计划尤其引人关注。
回购成“护盘”良药?
凯莱英在2016年11月登陆A股市场,后又于2021年12月赴港上市,成功地加入了A+H大军。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已经是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
具体来看,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小分子CDMO服务,以及化学大分子CDMO、生物大分子CDMO、制剂、生物合成、临床研究等新兴服务。而根据2021年末的产品结构来看,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是其业绩支柱。
凯莱英于8月3日宣称,将回购不低于4亿元人民币(下同)(含),且不超过8亿元(含)的A股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及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不超过290元/股。
即使以回购下限4亿元计算,凯莱英的回购金额依然是板块内最多的(统计区间为年初至8月4日),紧随其后的是泰格医药的3.69亿元。
据了解,用于股权激励部分将在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授予,法定期间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另外,该公司采取的回购方式是集中竞价,回购的资金来源则是自有资金,回购资金总额上限8亿元占其2021年末总资产、净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28%、6.34%、7.76%。
凯莱英还表示,回购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维护广大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从股价走势来看,通过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这件事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8月4日,凯莱英A股股价跳空高开后放量飙涨9.24%,并带动了整个CXO板块上涨;而其H股股价更是上涨了9.51%。
由此可见,这份回购计划简直是“护盘”良药。
业绩延续增势,上半年净利大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股价在2022年遭遇大幅下跌,但是凯莱英期内的业绩表现并不差,甚至可以说表现非常好,或许正是有这个基础在,该公司的回购计划才会刺激得股价大涨。
数据显示,多年来,该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一直在双双增长,且增速很稳健。
而凯莱英不久前披露,公司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7.91-50.58亿元,同比增长172.18%-187.37%;实现归母净利润16.44-17.43亿元,同比增长282.99%-305.97%。
这也就是说,凯莱英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已经双双超过了2021年全年,其中归母净利润更是超出许多。
结合一季度的业绩来看,该公司预计在二季度实现营收27.29-29.96亿元,同比增长177.64%-204.83%;预计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45-12.44亿元,同比增长316.33%-352.21%,环比增长129.46%-149.3%。
华西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泰证券、国金证券均表示凯莱英预告的上半年业绩超出了预期,尤其是利润端。
CXO行业前景依然被看好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CDMO是CXO(医药外包)产业的一个环节,而CXO的发展前景又和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息息相关。
因此作为CDMO环节的龙头,凯莱英是否能延续高速增长的业绩,主要也取决于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从绝对值来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从2010年的109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3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预计2020-2025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3%至5%的速度稳步增长。
但是目前药物研发存在着成本持续升高,周期不断加长,且研发赛道拥挤,竞争愈加激烈等问题,研发生产外包逐步成为药企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欧美CDMO行业起步早,技术、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更成熟,但相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欧美国家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高昂。2005年开始,陆续有礼来、阿斯利康和辉瑞等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关闭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工厂,转而将生产需求外包至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我国CDMO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华安证券研报则显示,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CXO)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4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6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预期2024年将增至96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
而2015年至2019年中国CXO行业整体复合增速是全球复合增速的两倍以上,预计到2024年中国CXO市场将达到221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26.5%,其中临床板块占据最大份额达到137亿美元。
具体到CDMO环节,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包括化学药、生物药)为554亿美元。其中,全球化学药CDMO、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分别为375、179亿美元,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约317亿元)。
展望2022-2026年,受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增加、研发生产外包率提升等因素驱动,Frost&Sullivan预计全球、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1066、195亿美元,复合增速分别为13.74%、30.03%。
从竞争格局来看,在凯莱英最看重的小分子CDMO领域,目前主要有合全药业(药明康德子公司)、康龙化成、博腾股份(300363.SZ)、九洲药业(603456.SH)等竞争对手。
从历年的收入来看,合全药业是我国小分子CDMO领域的老大,其次才轮到凯莱英。
在集中度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测算,2020年,全球CDMO企业的CR15约为37.8%。其中,国内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的市场份额约为1.33%、0.82%。
综合而言,CDMO领域的集中度并不太高,凯莱英等国内龙头后续还有很大的整合空间。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为股价持续多年上涨,CXO概念股的估值一直比较高,这也是让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地方,凯莱英也是如此。
而经过2022年这段时间的股价下跌和业绩飙增,横向比较来看,凯莱英目前的估值已经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纵向比较来看,该公司的估值也在大幅下降后来到了几年前的水平。
综合来看,当下的凯莱英或许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投资价值,其股价的后续走势值得关注。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