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W(03690.HK)公布了一份让市场又惊又喜的2022年第2季及上半年业绩,这份业绩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是,首次将美团闪购纳入到核心本地商业分部。
无独有偶的是,最近将达达(DADA.US)并表的京东集团(JD.US, 09618.HK),也有意大力发展LSB(围绕地理位置数据而展开的服务)。
美团闪购与达达的京东到家短兵相接,它们的运营逻辑是什么?有何利弊?能不能成为美团的又一增长点?
美团经调整季度业绩扭亏为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第2财季,美团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41%,至509.3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主要得益于新业务贡献的收入大增40.69%。
季度收入同比有双位数增幅,但美团最为重要的运营开支——配送相关成本仅按年上升4.8%,至171.81亿元,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7.5%下降至33.7%,带动了毛利率的上升,季度毛利同比增长24.46%,至155.74亿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8.6%提升至30.6%。
第2季报告亏损为11.16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3.58亿元。
但是,如果扣除以股代薪、投资亏损、减值拨备、无形资产摊销等非持续性经营项目,美团实际上实现经调整溢利20.58亿元,显著好于去年同期的经调整亏损22.17亿元,以及上一季的经调整亏损35.86亿元。
综合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团的2022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长20.34%,至972.07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7个百分点,至27.1%;半年报告净亏损为68.19亿元;扣除非持续性经营项目后的经调整净亏损下降至15.2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为61.09亿元。在第二季扭亏为盈后,美团的上半年业绩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过往主要从事外卖以及到店业务的美团,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但是2021年起又开始涉足于需要巨额投入的新业务,并再度由盈转亏,2022年第2季终于扭亏为盈,其核心业务与新业务的表现如何?
核心业务利润率改善,新业务减亏
作为国内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的支出不低,因为它需要支撑起庞大的骑手队伍,才能实现业务的规模化。
在过去,美团的业务主要分为三类:1)外卖业务,这部分的收入包括配送服务、佣金以及在线营销服务;2)到店业务,即酒店、旅游业务,主要为平台业务,即引流和导流,赚取中介收入,包括佣金及在线营销服务,由于这项业务的服务成本相对要低得多,利润率要远高于外卖业务;3)新业务,包括孵化的创新业务。
从盈利能力来看,由于外卖业务依靠骑手配送,后者的人力成本占了收入的大部分,其经营利润率一般只有单位数;到店业务的营运开支相对较低,主要开支仅为带宽、服务器、营销支出等,因此经营利润率可达30%以上。
尽管到店业务的收入要显著低于餐饮外卖业务,却是美团主要的利润来源。
但在2022年第2季开始,美团不再单独列出到店业务的收入及利润规模,而是将此业务合并到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中。
美团将报告分部更新如下:
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原来的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此外还包括了美团闪购、民宿以及交通票务。
在过往的季度,美团闪购属于新业务范畴。将美团闪购合并到核心业务,该公司表示,是因为美团闪购不仅与餐饮外卖共用用户群和现有的即时配送网络,亦有着相似的单位经济模型。
新一季的新业务方面,主要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新业务。
2022年第2季,包括外卖、到店、民宿、交通票务以及美团闪购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9.15%,至367.79亿元,占了总收入的72.2%,分部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9.67%,至129.66亿元,分部经营利润率由上年同期的15.28%提升至18.27%。
新业务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69%,至141.59亿元;分部经营亏损按年下降22.72%,至19.64亿元。
由于核心业务利润提升,新业务亏损降低,美团的第2季经营亏损显著下降84.84%,至4.93亿元。
笔者认为,客户价值上升以及成本控制得宜,是美团的整体盈利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
虽说2022年6月30日的交易用户数达到6.847亿,较去年同期增加56.3百万,但从下图可见,最新一季的交易用户数要低于2022年3月季度和2021年12月季度,似有见顶趋势。
在交易用户数量增速放缓的同时,每位交易用户的平均每年交易笔数持续攀升,见下图,到2022年6月的季度达到38.1笔,高于去年同期的32.8笔和上一季的37.2笔。
由此或可推断,每名客户所产生的收入有所提高——用户数按季下降,但其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季度收入按季增长7.6%。
再来看成本端,占比最大的支出为配送相关成本。
2022年第2季,配送相关成本为171.81亿元,同比上升4.79%,占美团总收入的比重为46.72%,较上年同期的48.66%以及上一季的55.04%均有所改善。
除此以外,第2季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也按年下降17.17%,至89.8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8%和上一季的19.7%,下降至17.6%,抵消了研发开支按年上升33.40%,至52.04亿元的影响。
由此可见,美团的发力点不再放在品牌,而是放在研发——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创新。
从中,或许可以理解美团着力于即时零售尤其美团闪购的用意——提升用户消费频次以应对流量红利见顶。
通过提升用户消费频次——不再限于外卖,而是涉及到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加每用户收入,持续扩大成本的规模效益,来提升其盈利能力。
美团与京东:即时零售的短兵相接
在最新一季的业绩中,大家都将重点放在了美团的即时零售上,这包括美团闪购、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
其中尤其受到关注的是美团闪购,因其直接归纳到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中,原因是与外卖业务有较多重叠之处。
美团于2018年7月18日上线闪购业务,采用快零售的业务模式,为用户搭建一个30分钟到货的生活卖场。
与外卖业务相同的是,美团闪购也是一个第三方配送平台,即连接商家与用户;不同的是,美团外卖连接的是餐饮商家与用户,而美团闪购触达的是外卖以外的其他消费品类的配送。
然而在这个领域,美团闪购却并非先例,京东亦早有布局,不久前合并的达达,正是京东触达本地业务的前锋。达达旨在解决京东“最后一公里”的焦虑,但其实其即时零售已成为京东零售新的卖点。其中达达旗下的京东到家在即时零售第三方配送平台领域与美团闪购短兵相接。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京东到家的总销货值(GMV)同比增长68.9%,至546亿元。
从收入来看,京东到家的收入主要包括佣金、在线广告、履约服务,并在最新一季添加了自营商品销售。
2022年第2季,京东到家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6.32%,至14.65亿元,见下图。
美团并没有披露美团闪购的具体财务数据,但是从京东到家的收入增长可以看出,这项业务的增长潜力相当理想。
相比较而言,美团闪购或比京东到家更具优势,这是因为美团闪购与美团外卖共生,业务模式类似,更为重要的是有美团外卖的庞大流量入口,当前其用户数量达到6.847亿。
相比较而言,京东的电商业务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808亿,而达达的活跃消费者数只有72.8百万。
京东到家和美团闪购都是第三方平台,对接线下商家和消费者,并提供即时配送能力,只需轻资产经营,通过平台流量和对消费者需求品类的把控,吸引商家进驻,与外卖业务的经营逻辑相似。
京东的物流优势在于物流基建和长线物流,短线只能依靠规模要小得多的达达,而美团的优势在于本地快送,社区优势要更胜一筹。
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美团闪购或许能够通过其既有的骑手队伍,实现更大的规模优势。
另一方面,美团的另一项即时零售模式——美团买菜,则与美团闪购不大一样,前者需要对供应链、仓储进行较大的投入,在资产运营方面没有美团闪购灵活,优点是能够把控商品质量。
在这一方面,拥有物流基建设施的京东在运营和潜在的规模效益上或更具优势。
总结
总括而言,美团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2022年第2季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但是,从其用户数量增长幅度,可以看出美团的流量增速或趋于见顶。如何延续增长?即时零售或提供了方向。
美团的沉淀成本在餐饮外卖上,其投入已见成效,拥有庞大的外卖骑手队伍,与之相关的配送开支也是美团的主要成本构成。
要提升盈利能力,可从开源与节流方面做文章,但其实两者可以是相关的,如何活用手上的骑手资源就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饭市以外时间,骑手可以送什么?这打开了美团配送万物的即时零售思路——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活用骑手资源。
从整个集团来看,通过即时零售提升用户黏性,而提升每名客户贡献的价值,正好能缓解流量红利见顶的痛点——这样的运营逻辑是合理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在即时零售方面,其面对的竞争包括京东到家、叮咚快药、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的本地生活业务,以及大型商超、本地零售门店等的自营配送服务。此外,在营销方面,还面临抖音等零售新贵的挑战。
骑手为美团堆砌的价值护城河能持续多久,将取决于美团的研发和应变力能不能跟上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变化的发展,即时零售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