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铸板块卷土重来。
9月7日,合力科技(603917.SH)强势涨停,报收36.58元/股,市值57.36亿元。自6月份开始,公司股价就启动上升趋势,期间最大涨幅超过250%。
在合力科技带动下,泉峰汽车(603982.SH)、拓普集团(601689.SH)、瑞鹄模具(002997.SZ)等股价纷纷上扬。
一体化压铸前景几何
何为一体化压铸?
传统汽车生产制造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组成。其中,冲压就是将金属板材压制成车身所需的各个组成部件,而一体化压铸则把冲压与焊装改为压铸,前两步合成一步,直接铸造出大部件。这不仅改变了冲焊涂装的汽车生产制造工艺,更是从思维上对传统造车方式的改造。
该技术热潮的掀起需要追溯到新能源汽车的鼻祖,特斯拉(TSLA.US)。
2020年9月22日,马斯克宣布Model 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地板总成,由于冲压和焊接两个工艺被合并,零部件数量骤减,并且大幅减少了机器人的使用。
同时,一体化压铸采用整个铝合金结构件,可大幅降低车身重量,进而减少电耗或油耗。以1.5吨乘用车为例,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和铝合金材料可减重约30%。燃油车可减少约5%的油耗;新能源车可减少约10%的用电量。
这符合汽车轻量化趋势,为了提升能源效率、提升续航里程,响应“双碳”政策,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发展成为必然。
同时该技术也进一步降低造车的成本。据特斯拉的实践,特斯拉Model Y从Model 3车身后地板70个零部件降到2个,成本下降约40%。
由于制造流程的精简、成本下降以及减重等优势,在特斯拉示范效应下,国内新势力蔚来(09866.HK)、小鹏(09868.HK)和高合,以及海外主机厂大众、奔驰和沃尔沃,也开始拥抱这一技术,一体压铸技术被誉为“汽车制造革命”。
据天风证券测算,预计从2023年开始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提升,国内一体化压铸市场空间到2025年预计将达300亿以上的规模,2022-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38%。
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众多企业参与而来,一体化压铸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压铸机设备、模具,中游为压铸商,下游则是各家主机厂,产业链上下游均积极扩充产能。
资料显示,合力科技正积极推进大型复杂一体化压铸模具项目,配备1000 吨合模机,支持万吨级大型模具装配;推动高强度、高延伸的铝合金部品在新能源、电动车、轨道交通、高铁、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营收增长乏力,业绩下滑明显
合力科技成立于2000年,位于浙江宁波,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模具、铝合金部品等,其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2%、39%。目前公司已实现模具间接供应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车企。
翻看公司业绩,近些年营收增长乏力,2018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1亿元、6.11亿元、7.17亿元、7.04亿元。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0.76亿元、0.84亿元、0.65亿元,业绩呈现下滑态势。合力科技表示2021年净利润的下降系公司主要原材料铝锭、模具钢涨价所致。
时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12亿元,继续同比下滑11%,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同比下降23.9%。
汽车零部件行业本就竞争激烈,行业分散,上游受钢铁等大宗价格影响较大,下游为汽车巨头,在产业链中话语权不高。
虽然,目前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贵在合力科技身处一条前景广阔的赛道,而且公司自身也很会迎合市场,把一体化压铸视为新的增长点。2021年,合力科技积极推动并完成“年产100套大型精密压铸模具及150万件铝合金部品技改扩产项目”,设备已经投入生产,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从行业竞争看,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壁垒之一,在于材料方面依赖于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在免处理、去应力处理合金材料方面,合力科技积极推动铝合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探究合金成分搭配对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寻找到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提升延伸率的方法,使获得的产品在铸态下直接达到理想性能,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结语——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刮起一阵春风,不少公司都进军一体化压铸,合力科技也不例外,其股价积极反弹,也体现市场的乐观预期。
不过一窝蜂的资本追捧,也引发过度竞争,任何技术的渗透都不是一蹴而就,期间免不了波折,公司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具有不确定性。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