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缘冲突、金融动荡、能源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资变得更加谨慎。然而,近日国内市场频繁出现外资组团来中国“扫货”,涉及楼市、股市等,中国市场显然成为外资的“价值洼地”。
外资再度“扫货”楼市
复盘房地产市场走向,2022年三季度全国销售和投资仍在“二次探底”的过程中。
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再获外资青睐,有的斥巨资拿地,有的直接抄底城市核心区商务楼,更有不少外资趁着市场情绪低迷,直接杀入股市。
土地方面,近两年受困于债务压力,国内房企短时间内难再现昔日拿地的风采,不过外资却趁势而入。
继3月份在中国内地拿下成都及武汉两块地皮之后,10月17日新加坡房企凯德集团以底价20.37亿元成功拍下位于北京CBD的博瑞大厦。
10月24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6.75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4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24万平方米。
10月24日,凯德又以15亿元成功购入杭州钱塘区约40亩住宅地块。该项目计划建设服务型公寓200套以上,高星酒店客房200间,剩余部分做零售商业。
11月8日,黑石房地产基金持有及管理的多元资产管理平台——龙地宣布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现代仓库的收购。随着收购的完成,龙地在中国的业务版图将大幅扩张。
黑石高级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房地产主管韦增鹏表示:“过去16年,黑石始终积极投资中国市场,我们仍然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此次收购是扩大龙地的重要一步,将继续扩展业务布局,并在整个房地产周期内提供我们的国际性专业知识和经验。”
而在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黑石筹集了近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600亿元,用来抄底房地产。
和往年一样,本次外资下注中国仍然采用了“组团”方式。
除黑石外,今年以来,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凯德、博枫等知名国际开发商、资管公司,加速在中国拿地、布局项目,投资路径涉及写字楼、商业CBD中心、长租公寓、物流园区、旧城改造等多个领域。
从过往这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来看,多数取得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近些年疯狂抄底中国房地产的凯德。
凯德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一,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外资房地产开发商。公司做大的秘籍就是持续投资中国,而最大的投资领域则是房地产。此前公司谋定而动,适时出击,每每在房地产预期降到低点的时候出手,均有大的斩获。
除楼市外,股市也成为外资囤货的领域。
优质地产股获增持
一些优质的地产股成为外资的收购目标。
10月5日,JPMorgan Chase&Co.以每股均价0.829港元增持旭辉控股(00884.HK)2994.25万股,涉资约2482.23万港元。增持后,JPMorgan Chase & Co.最新持仓数约为5.023亿股,持股比例由4.99%上升至5.31%。
时间线再往前,8月22日,GIC Private 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万科企业(02202.HK)37.19万股,总花费约为551.08万港元。增持后其最新持股数约为1.71亿股,持股比例为9.02%。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在房地产领域的频繁布局引人关注,大大提升房地产市场信心,提振二级市场房地产股士气。
A股、港股房地产股近期屡屡出现异动,11月7日,A股地产开发板块异动拉升,西藏城投(600773.SH)涨停、三湘印象(000863.SZ)、栖霞建设(600533.SH)、深深房A(000029.SZ)、中交地产(000736.SZ)等跟涨。11月8日,西藏城投、三湘印象再度上涨。
港股方面,11月7日开盘港股房地产板块集体走高,旭辉控股、碧桂园、富力地产、世茂服务等均出现上涨。其中,龙头房企碧桂园最受市场追捧,11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40%。
业内人士认为,世界顶尖资本选择当下加码中国市场,说明对中国房地产的价值认可。这些外资均选择在北京、上海、成都等热点城市核心地段布局,也体现了这些优质项目的保值、增值性。
此外,在美元加息期,外资拥有汇率优势,如果用美元抄底人民币资产,势必将大大增加这些资产的投资溢价。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