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以来,“股神”巴菲特频频减持比亚迪(01211.HK)已经成为股民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根据港交所的权益披露资料,到2023年2月3日,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BRK.B.US)于比亚迪持有的股份总数为1.30亿股,占比亚迪已发行股份总数(包括A股和H股)的4.48%,占比亚迪已发行H股股份数的11.87%。
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看,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的均价介于169.87港元(2022年11月)至277.10(2022年8月)之间,而最近的一次减持均价或为257.90港元。从伯克希尔的年报来看,当年买入比亚迪的总成本仅2.32亿美元,约合每股1.03美元,或8.09港元。
就算按最低减持价格区间169.87港元计,伯克希尔从比亚迪每股仍净赚161.78港元以上,或20倍,这或很好地解释了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的理由——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最近公布了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的美股最新持仓,减持的矛头并非只有比亚迪。
无独有偶的是,与之前轰轰烈烈买入不同,这次伯克希尔大幅减持芯片股台积电(TSM.US),这当然会引发市场的揣测。
比亚迪与台积电相似,都处于目前最火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及半导体赛道;前者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替代潮的兴起,后者受惠于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激发的对先进晶圆产量需求。
财华社认为,和比亚迪相似,台积电获利与基本面有变,或是伯克希尔减持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比亚迪与台积电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在发展最快的这两个产业中,拥有领先优势,最能得益于行业的发展。但是反过来看,一旦行业发展转向,龙头的运势也会倒转。
去年第1季开始全力转向新能源汽车后,比亚迪的产销量增长一骑绝尘,远远抛离对手特斯拉(TSLA.US),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强劲增长未必能持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已于2022年到期,虽然仍有部分城市延后取消补贴的期限,但促销力度或已不如去年,加上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厂家的崛起,业务重点放在国内的比亚迪,面临挑战自然不言而喻。
就算芒格认为比亚迪是最好的投资,那也不改伯克希尔减持的结局,这是因为当前的比亚迪对比于伯克希尔买入时的比亚迪,变化是显著的,纵观这十五年比亚迪的发展,从电池到汽车,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再到从半导体到整车产业链的覆盖,比亚迪这十几年质的飞跃,也带给投资者有质量的回报。
伯克希尔完美把握这段蜕变历程,确实是芒格所说的高质量投资。但如果因为芒格的这一句话,而在现在买入比亚迪,就完全曲解了芒格的原意。比亚迪的未来十五年是否还会有类似的蜕变,却是另一回事。
同理,伯克希尔作为理性投资人,既看眼下的成果,也看未来的变化。现在它的减持,必然有它的考虑与衡量。
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是不争的事实,这或许并非意味着比亚迪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而可能只是伯克希尔认为比亚迪的发展没有它所要求的那般好而腾挪位置,物色比投资比亚迪更好的机会而已。
台积电的不利前景肉眼看得见——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晶圆厂,作为能产出最先进工艺产品的台积电而言,这都不是大问题,毕竟它的订单有苹果(AAPL.US)等各大科技企业的保驾护航,缩减的可能性目前来看不太大,但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恶化,台积电的优势未必能一直保持,除了面对同行竞争外,拥有更多选择的客户议价力也更强。
因此,获利以及基本面的转变,应是伯克希尔减持的原因。这样投资逻辑似乎也发生在伯克希尔其他投资标的身上。
微软(MSFT.US)收购动视暴雪(ATVI.US)的交易有可能遭到监管当局的拒绝,因此动视暴雪的股价也一直未见起色;但随着最近收购可能遇阻的前景明朗化,伯克希尔也减持了12%的仓位。
此外,在国际油价高企期间,伯克希尔热衷于“买油”,不仅大手笔建仓西方石油(OXY.US)股债,也持续增持油公司雪佛龙(CVX.US),而这些石化企业不负众望,雪佛龙在最新一季的业绩仍维持强劲的利润表现,不过可以看到,增长已有放缓迹象,伯克希尔减持雪佛龙的幅度不大,只有1%,与台积电减持86%相比确实亲疏有别,这或许也反映了伯克希尔的看法。
当然,股神未必总是对的,巴菲特有许多投资都经不起推敲,当年的康菲石油(COP.US),对亚马逊(AMZN.US)的后知后觉,多少都显示出股神不是总是那么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次在减持比亚迪和台积电以及雪佛龙的同时,伯克希尔增持苹果,在其美股投资组合占比提升至41.76%。苹果当前面对的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弱、美元走强以及供应链问题,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尚未完结,虽然苹果的股价有所回落,此时增持尚不知是喜是忧,最终还是由时间作出裁定。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