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锂离子电池后,钠离子电池再成资本“新宠”。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新能源领域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可广泛应用于储能、电力等领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之一。
我国钠离子电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目前处于产业化导入期,随着行业标准、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企业端加速布局,纳离子电池正成长为冉冉升起的新万亿赛道。
行业标准加速推进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作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研究加速。
7月14日,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聚焦于钠电池标准体系制定与钠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同时,会议还公布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名单,中科海钠、鹏辉能源、蜂巢能源、湖南立方新能源、华钠芯能、弗迪电池等17家企业通过了测评。
根据钠电池测评结果,参评企业的钠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均值为104Wh/kg,安全性能与低温性能表现优于锂电池。
光大证券认为,行业标准的加速推进有望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且为未来钠电池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华泰证券表示,看好今年钠电池产业化的落地,建议重视钠电池新产品的推出与下游应用、订单落地的情况,建议关注进展较快的钠电厂与负极厂,看好普鲁士蓝路线的预期差。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望加快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基于钠离子储能的二次电池。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锂离子电池,但钠电池使用钠离子而不是锂离子作为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载体。
钠电池的正极通常采用氧化物材料,负极则是碳材料或其他钠合金。当充电时,电流通过电解质中的钠离子,钠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负极发生钠的插层反应。
当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回迁到正极,释放出储存的电能。
相比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更具有产业化优势。
首先,钠资源丰富,地球上钠的含量远大于锂,使得钠电池成本更低;其次,钠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是双价的,使得钠电池能够储存更大容量的电能。再次,钠电池具有更高的循环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能,因为钠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活化能。
然而,目前钠电池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钠电池的电解质和材料的稳定性也需要改进。但随着对可持续能源储存需求的增加,钠电池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技术被广泛研究和探索。
当前钠离子电池发展备受重视,甚至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
从产业端进展看,目前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覆盖的主要地区是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动新一代电池的开发,钠离子电池进入产业化导入期。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在政策铺排下,企业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
据招商行业观察数据,当前全国相关企业约有80余家。除上述论坛参与测评17家企业之外,还有宁德时代、蔚蓝锂芯、多氟多等在钠离子电池方向上也有布局。
根据EVTank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底,全国已经投产的钠离子电池专用产能达到10GWh,相比2022年年底增长了8GWh,主要增量产能来自于传艺科技、多氟多、维科技术等。
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到2023年年底全国或将形成39.7GWh的钠离子电池专用量产线,主要增加产能来自于宁德时代、湖南立方、海四达、兴储世纪等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并进行设备招标的企业。现有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合计规划产能已经达到275.8GWh,按照各企业的规划进度,全行业实现这一产能的时间节点将是在2025年年底。
而在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标准发展论坛上,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认为,钠离子电池产业预计2026年开始进入产业化成熟阶段,到2030年达到TWh规模,届时也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应用生态。
投资机遇有哪些?
基于广阔的前景,国内钠离子电池领域吸引大批产业资本布局,包括锂电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1211.HK)等。
各企业之间产业化进度不一,目前,中科海纳、传艺科技(002866.SZ)、猛狮科技、立方新能源、维科技术(600152.SH)等已经实现项目投产。
此外,兴储世纪、蔚蓝锂芯(002245.SZ)、多氟多(002407.SZ)等企业的量产线也开始实质性的建设、设备招标和设备进场等阶段。
据招商行业观察披露,行业其余大部分企业的钠离子电池的量产线投资建设仍处于前期规划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还在中试、送样阶段,具备量产能力的只是小部分。
钠离子电池方兴未艾,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产业化发展提上日程。对于该领域投资机会,国泰君安认为,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后续进展有望超市场预期。考虑从锂电到钠电的切换,建议重点关注转型的电池企业、硬碳负极企业以及稀缺的正极材料标的。
该机构推荐振华新材(688707.SH)、容百科技(688005.SH)。此外,其认为受益标的有维科技术、元力股份、美联新材、传艺科技等。
光大证券则优先看好“从零到一”的负极硬碳和电池环节。该机构建议关注深耕于硅碳产业链并有望受益于钠电池的元力股份(300174.SZ);自主研发生物质精炼技术进军硬碳产业的圣泉集团(605589.SH);正负极材料深度绑定中科海钠并且钠电池电芯已出品的华阳股份(600348.SH);正负极电解液产线一体化自建,公告在手钠电池订单已达3.3GWh的传艺科技以及深度绑定钠创新能源完成3C消费锂电转型钠电的维科技术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