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很多房地产企业都遭受了亏损。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甚至无法支付员工的工资,经营也陷入了困境。二级市场同样遭受不小的影响,不少百强房企因年报难产,股价长时间停牌。
近期,为了避免长时间停牌而被摘牌,不少港股纷纷挤出难产的财报,同时发布复牌公告,实现“保壳”。然而,多数“保壳”房企自身流动性危机尚未解除,叠加业绩亏损严重,引发市场对其前景担忧,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引发港股房地产板块“复牌就暴跌”恐慌景象。
业绩“难产”到“保壳”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不少过去追求多元化融资扩张的房企,在新冠疫情、美元加息及楼市结构性调整等诸多挑战中未能实现平稳过渡,倒在黎明之前。叠加不少房企核数师进行大面积变更,以及业绩难产,导致港股房企板块上演了“停牌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包括佳兆业、中国恒大、恒大物业、融创中国、世茂集团、中国奥园、花样年控股、南海控股等十多家内房企业因业绩“难产”而出现过停牌的情况。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便有权将其除牌。近期,随着除牌“大限”临近,不少房企开启了“保壳战”。
目前,景瑞控股(01862.HK)、佳兆业(01638.HK)、融创(01918.HK)、世茂(600823.SH)、花样年(01777.HK)、恒大(03333.HK)、当代置业(01107.HK)等上市房企已经顺利实现复牌。同时,依然有不少房企处于停牌状态,如中国奥园、旭辉控股集团、祥生控股集团等。
这些业绩难产的房企,多数业绩都是巨亏。例如,2023年上半年,中国恒大净亏损就高达392亿元;近日刚复牌的当代置业上半年亏损超11亿元。
根据Wind数据,申银万国行业类一共有122家主营业务包括住宅开发的内地房企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其中,53家房企上半年的归母净利为负,合计亏损1959.21亿元。
虽然成功复牌,但出奇一致的是这些房企的股价在复牌首日出现大跌,纷纷踏入“仙股”行列,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部分房企的债务问题依然心存疑虑。
股价低于1港元,被市场人士称为“仙股”。依此来看,超过6成房企沦为“仙股”。根据富途行情显示,目前港股地产开发板块中,有101家企业股价低于1港元,占比高达65.6%。其中,股价低于一毛钱的房企有30家,股价介乎1毛钱至5毛钱的企业有57家。
房企还有否极泰来的机会?
不少乐观派投资者认为,能成功复牌,这些房企已经向市场透露出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升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对企业未来的融资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从机构或券商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经历调整之后,利好政策不断刺激给市场注入了信心,同时“金九银十”行情催动,房地产月度销售业绩或逐步回暖,投资情绪不必过度悲观。
上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在调整阶段。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先后出台优化措施,支持居民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房企经营预期。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恢复向好,下阶段房地产投资、销售、市场运行将逐步趋于改善。
9月18日,华福证券发布了《底部渐明,反转可期》研究报告认为,政策的宽松预期下,9月市场预计持续复苏。该行强调,当前市场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地产销售旺季,供给节奏前置与销售预期扭转将持续驱动行业复苏。
同日,中指院发布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称,8月底,多部委联合发文将“认房不认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同时将全国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下限降至 20%、30%,此后各地紧抓“金九银十”窗口期,不断加快政策落地节奏。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后,对房地产市场情绪带动明显。预计核心城市“金九银十”市场可期,一线城市市场持续时间将好于二线及三四线城市。
整体来讲,随着问题房企产生负面影响减弱,以及“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落地之后,势必会刺激“金九银十”行情,持续驱动销售反转回升。但是,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当前居民收入感受和就业预期尚未恢复,加杠杆购房意愿低于前几轮市场周期,因此房地产市场复苏不可能一步到位,投资者也切莫过度乐观。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