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发文表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的咨询工作正密集地进行。
他指出,公共开支在近年疫情期间急速增长,现时政府的开支必须进入整固期。政府有决心对公共财政进行整固、节流开源,逐步把收支回复平衡。保持公共财政稳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关键。但这个过程必须兼顾现实情况,不能太慢、也不能操之过急,在过程中小心评估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承受能力,以及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对于社会上最弱势的一群,更要确保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下获得适切的支援和基本公共服务。
以下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月7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的咨询工作正密集地进行,近日我先后出席了港台节目「众言堂」,及以中学生为主的「少年财政司」预算案咨询活动,合共见了近二百位市民和高中生,覆盖了不同年纪、不同阶层和不同背景的市民和年青人,具相当代表性。大家关心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公共财政、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土地房屋、教育、医疗等,反映着不同市民多元化的关注、观点、视角、理念和想法,让我们有更丰富的参考。
连同其他多场的咨询会,让我们知道即使大家的背景不同,但有些观点和关注却高度契合。第一是政府的财政。不少市民认为,公共财政须以达致收支平衡为目标;第二是必须抓紧时机,全力拼经济、谋发展,为香港增添新的发展动能;第三是进一步改善民生。
事实上,几年疫情期间,政府动用了大量资源抗疫防疫之外,公共开支同时急速增长,现时政府的开支必须进入整固期。
我们有决心对公共财政进行整固、节流开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复平衡。保持公共财政稳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关键。但这个过程必须兼顾现实情况,在和社会充分沟通下共同努力推动,不能太慢、也不能操之过急,在过程中小心评估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承受能力,以及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对于社会上最弱势的一群,更要确保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下获得适切的支援和基本公共服务。
适当开源、增加政府收入是必须的。然而,我们正处于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吸引企业、汇聚人才的阶段,因此开源的考量也需要兼顾实际发展阶段的状况,例如需要保持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继续吸引企业及投资;保持并巩固营商信心,不要影响本地经济复苏的力度;维持香港简单低税制的优势;以及考虑市民的负担。
举例而言,有一些公共服务的收费,长期未有调整;一些在「用者自付」原则下提供的服务,收入远远未及收回成本等,也许是时间作出检视。
长远而言,增加收入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蓬勃。只有推动香港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把香港经济的「蛋糕」做大,让增长的动能更具韧性,受惠的社会阶层更广泛,才能让政府的收入来源更充裕、更多元化,以更好支持社会建设和民生服务的需要。
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巩固和提升香港「八大中心」的发展,并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其中:
(一)就现有的优势产业,例如金融、贸易和高增值服务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寻求新的突破、发展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以实现更高、更稳健、更可持续的增长。
(二)加快培育有优势的新产业,尤其创科,包括引进重点企业、吸引相关的人才,并持续投放资源支持研发,以及把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我们同时要为香港扩大发展容量作出投资。过去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告诉我们,对长远发展的规划必须保持政策制订和执行的定力。固然,针对短期的市场情况,我们会因时制宜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但建立土地储备、配套交通基建和稳定房屋供应等工作,不能因短期市况而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才能让政府在有需要时能灵活调拨,回应市场的需要和市民的期望。这关乎到发展可否稳定和持续,也关乎到社会民生能否不断改善。
诚然,长远建设必定涉及较长期的投资,透过恰当的融资方案、充分杠杆市场资金,例如在推行个别项目时,与私营机构和长期基金合作,共同投资等,可引导不同的资金共同支持香港的建设。
在《财政预算案》的咨询期间,我们会继续虚心聆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密切留意社会经济的最新变化,以及评估外围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走向,力求新一年的资源规划,能支持我们化挑战为机遇、转险阻为力量,推动香港顺势而上、稳步前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