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人想過,“關店潮”會发生在誠品身上。
今年以來,誠品已先後關閉6家店,而誠品接班人吳旻潔表示,不怕關店,今年還將“用力關”1~2家。
誠品“生活產業與文創平台”基調雛形漸顯,以多元空間、多元業態,試探不同的場景和人群需求,線上線下雛形已成。更重要的是,誠品書店,是台灣人的心靈角落。
只不過,冰冷的商業世界中,“精神比錢重要”總帶著點烏托邦式的理想色彩。”殘酷現實是,這個“賠本期”比預想的要長得多。行至難處,四處奔波募資,甚至要創始人吳清友變賣家產。
此間多有不順,可吳清友始終未改初衷,他說“誠品人要愛藝術、愛閱讀、愛工作、愛加班、要不愛錢,這是誠品書店能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關店潮隨之而來。南安平店、台東店、高雄醫學院店先後於3月、4月、5月閉店。至5月31日,代表誠品“精神信仰”的墩南店關閉,由信義店接棒。同日,誠品士林店也宣告落幕。
而6月,曾被寄望為深圳的文化綠洲的深圳誠品生活傳出年底撤場的消息,商戶被停業、停水、停電,糾紛不斷。至今官方未正面回應。至本月底,誠品計劃關閉6家門店。
截至2020年6月,誠品書店官網顯示,旗下剩余44家店。不斷襲來的質疑聲中,誠品關店之路還要繼續。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