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新能源電池第一股,中創新航蓄勢待發
原創

日期:2022年9月26日 下午3:48作者:吳言 編輯:lele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港股市場迎來了「新勢力」蔚小理,也迎來了上遊產業鏈的「鋰王」天齊鋰業(9696.HK),中間利潤豐厚的動力電池一塊也即將迎來領先的頭部企業中創新航。

「新勢力」和「鋰王」的上市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興趣,而在港股市場仍是稀缺資源的動力電池也很有可能掀起巨浪。

據港交所公告,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31.HK)持續招股至9月28日。預計於10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將成為第一家登陸港股市場的動力電池企業。華泰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根據外媒報道,中創新航以每股38至51港元的價格出售約2.66億股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的15%。並設14%的綠鞋,該價格範圍對應中創新航的估值為85.8億美元至115億美元,代表 2023年的EV/EBITDA為8.6-11.1,對比寧德時代2023年EV/EBITDA來看,折讓率高達30-50%,多家投資人溝通後表示,中創新航此次發行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

領先的動力電池頭部企業中創新航能為港股投資者帶來哪些期待?

領先的行業地位

中創新航主要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其產品:1)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主要應用於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2)儲能系統,可應用於發電站、電網企業、數據中心和基站。

就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裝機量而言,中創新航在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三,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由2021年的5.9%大幅提高至8.2%;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六,全球市場份額由2021年的3.2%提升至4.5%。

從以上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出,中創新航的市場擴張十分迅猛,該公司是2021年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於2019年至2021年間唯一的一家年增幅超過100%的企業,這意味著中創新航擁有十分強勁的增長前景和巨大的價值提升空間。

豪華的基石陣容

中創新航此次IPO引入15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約7.3552億美元的發售股份,基石投資者包括天齊鋰業香港(天齊鋰業(002466.SZ/09696.HK)的全資子公司)、宏盛國際(盛屯礦業(600711.SH)的全資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大族激光(002008.SZ)的全資子公司)、中偉香港(中偉股份(300919.SZ)的全資子公司)、西藏諾德(諾德股份(600110.SH)的子公司)、和石復合材料、常州精測(精測電子(300567.SZ)的子公司)、興發香港(興發集團(600141.SH)的全資子公司)、小鵬汽車、TMA、呂禮志先生、江蘇普正精密、維沃移動(維沃移動擁有「vivo」和「iQOO」手機品牌)、江門新能源、以及合肥北城。其中不乏已上市明星企業,得道者多助在中創新航身上得以體現。

市場潛力大

如今全球發展最迅猛的行業,當屬新能源汽車產業,而在未來五年,這個行業依然是全球著重發展的領域。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6年期間,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4.3%,而新能源車滲透率將由2021年9.7%提高至2026年的30.1%。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中價值最高的部分,佔汽車總成本的20%至40%。可以預見,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的增長,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將迎來蓬勃發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6年間,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復合年增幅或達到33.8%,於2026年達到1,386.7吉瓦時。

按裝機量計算,中國是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2021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54.5吉瓦時,預計2022年至2026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復合年增幅可達34.9%,高於全球平均增速,於2026年達到762.0吉瓦時,佔了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55%。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電池及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以行内罕見的倍速增長的中創新航無疑最為耀眼,可得益於市場持續擴張的機遇。

產品研發能力強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是動力電池的兩項關鍵特性,重點在於如何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穩定的安全性能之間取得平衡,以支持傳統汽車的長續航歷程。

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產品具備了高能量密度及穩定的安全性能兩大優勢。

通過高電壓技術,該公司的中鎳高電壓5系及6系電池產品的三元電芯能量密度已分别達到260Wh/kg和280Wh/kg,使安裝了其產品的新能源車續航里程長達800公里,可與8系動力電池媲美,但較後者安全性能更好。

據工信部今年6月發佈的《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55批),不足5%的車型所安裝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高於180Wh/kg,而中創新航的電池系統可提供高達225Wh/kg的能量密度,遠超同行平均水平。

由此可見該公司動力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優勢,但是這並不影響到其安全性。

截至2021年底,國内只有兩個新能源車品牌公佈了三元電池針刺試驗合格的結果——這代表了全球領先的三元電池安全水平,其中一個品牌的動力電池就是由中創新航提供。該公司推出的「彈匣」電池率先在行業内通過了三元電池系統的針刺不起火試驗。

不過,最大的優勢還在於中創新航在不斷創新方面作出的努力,這為其領先全行業、持續擴張全球市場份額奠定了基礎。

2014年,中創新航率先實現了長壽命、高安全的錳鐵鋰三元復合電池量產交付;

2016年,通過三元高錳化,進一步實現高電壓高安全的三元核心技術突破;

2018年,該公司推出了全球領先的高安全、高電壓技術及產品,引領三元技術發展方向;

2019年,推出全球首創的全極耳疊片技術和產品;

2020年,推出全球首創的高能量密度電池系統不起火技術及產品,重新定義鋰電安全標準;

2021年,推出全球獨創的One-Stop(OS)電池技術及產品,能量密度提升約7%,可將電池空間利用率比傳統電池結構提高5%,同時將結構部件重量減少40%,引領TWh時代電池技術。

未來,中創新航即將推出高錳鐵鋰電池、350Wh/kg高鎳多元電池、4C快充電池,以及400Wh/kg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型體系電池。

除了材料和系統層級的創新之外,中創新航也在結構和製造層面進行創新,提出三個方向——極簡製造、極限製造和智能製造。例如上述的OS電池技術,就通過極簡製造將零部件數量簡化25%和將工序數量簡化30%,降低相應成本,實現極佳的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中創新航在全面創新方面的自律和領先優勢,這些創新持續會通過加深與客戶的合作、實現產量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優化體現在企業價值上。

產能持續擴張,能帶來規模效益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能的不斷擴大,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愈加殷切。

除了創新和科研,決定動力電池廠商業績表現乃至最終價值的,是產能是否可以跟上下遊客戶的需求,以及動力電池廠商的產能是否是優質產能。

中創新航持續擴張產能,在常州生產基地二期於2020年投產以及廈門生產基地於2021年投產,其產能由2019年的2.97GWh,大幅擴大至2021年的11.90GWh;2022年第1季的產能則由去年同期的1.99GWh,增至4.14GWh;2022年上半年的產能則達到9.7GWh,產能使用率由2019年的90.6%進一步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96.2%。

市場對其動力電池的強勁需求,加上在產能擴張和產能使用率的共同推動下,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產品銷量由2019年的1.62GWh,增至2021年的9.31GWh,這期間的復合年增幅為139.7%;儲能系統產品銷量由2019年的0.2GWh增至2021年的0.67GWh,這期間的復合年增幅為83.0%。

收入增長非常迅猛,2020年收入按年增長62.96%,2021年收入增幅已達到141.28%,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速更進一步加快至252.0%,達到91.67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半年收入比2021年全年收入68.17億元還要高出34.47%!

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中創新航實現規模效益,其每單位製造支出已由2019年的0.15元人民幣/瓦時,下降至2021年的0.07元/瓦時;單位直接勞工成本則由2019年的0.05元/瓦時,下降至2021年的0.02元/瓦時;經營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也由2019年的23.5%下降至2021年的13.0%,顯示出極佳的規模效益。

一方面是產品強勁需求和產能持續擴張帶來的收入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是規模化採購以及單位支出成本的持續優化,讓中創新航的規模效益不斷提升。

該公司的有效產能還將持續擴大,將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擴大至約35吉瓦時和90吉瓦時,按年增幅或高達194%和157%,再加上該公司的產能均為可以量產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的優質產能,所以受到了下遊客戶的一致認可,該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被廣泛需求,可以預見的是公司的規模經濟的影響將持續顯現。

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解決方案,加深與客戶的合作

正如前文提到,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中價值最高的部分,汽車製造商向電池製造商直接採購動力電池,由於動力電池的高度定制化特性,汽車製造商通常在項目開發的早期階段就引入動力電池製造商。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中創新航憑借卓越的技術研發能力,在維護現有客戶、開發新客戶及把握市場發展機遇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一方面,中創新航與現有客戶密切合作,研發和設計新產品,與客戶之間創造協同循環,例如與埃安,通過長期合作,讓其能更好地理解客戶的需求,並以更有效率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致力實現所追求的結果,這反過來也鞏固了客戶對其產品和合作契合度的信賴。

另一方面,在與現有客戶深入合作的成果,展現了中創新航成功開發和交付優質產品的能力,讓其能夠成功地不斷拓展新客戶,例如該公司於2021年與「新勢力們」建立了業務關系。

此外,中創新航的優秀產品持續獲得高端汽車品牌的認可。2022年起,中創新航向奔馳Smart多款車型大規模交付高電壓快充電池;其還計劃於2022年第4季起向另一家國際汽車製造商的全球車型進行大規模交付。

目前,中創新航的客戶包括廣汽、小鵬、長安、零跑、吉利、合創、東風、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瑞馳、東風小康等主要的主機廠商,更是奔馳Smart的動力電池主供。且據市場消息,蔚來將採用中創新航三元One-Stop電池方案。

擁有廣闊的拓展空間

除了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外,中創新航也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用於儲能系統的儲能系統產品,其儲能系統產品具有「高安全性、長壽命、高效率和高集成度」的特點,被集成到各種儲能系統中,主要銷售給成熟的行業參與者,包括風電和光電供應商、電網運營商和儲能系統設備製造商。

2020年8月,該公司為當時一項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提供儲能電池。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中創新航的儲能系統產品在售訂單達到4.22億元。

考慮到2022年至2026年中國和全球儲能電池新增裝機量的復合年增幅分别達到64.3%和36.3%,作為行業領頭羊,中創新航在儲能系統方面的增長潛力巨大。

此外,隨著動力電池有效產能的擴張,以及該公司優質新能源車客戶的累積,中創新航儲備了眾多海外客戶,並已獲得用於海外市場的多種UN認證及IEC認證的國際認證,將有助於支持其海外擴張。

結語

中創新航最近推出的OS高錳鐵鋰電池,採用TPP2.0全行業首發的熱點分離技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大幅降低了貴重金屬的用量,為用戶提供更佳性價比的選擇,電池包高度減少7%,可降低磕碰的概率,且磷酸鹽系電池包的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能量密度保持率突破80%,能支持整車續航700公里,可維修、可拆解,補能體驗上可充可換,集合了高集成、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性價比及規模化生產優勢等多個優點。

除了保持在前沿技術的持續研發與創新,中創新航提出極簡製造、極限製造和智能製造三個方向,提高生產效率,大幅度降本增效,以技術創新和工藝升級,實現能量與資源、能量與安全的極致平衡。

隨著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更新換代,中創新航將可憑借其技術的引領、具有前瞻性的創新、對客戶的深入了解、規模化的產能擴張,將其優勢轉化到盈利能力和股份價值上,可預見中創新航前景明朗,且具稀缺性的企業標的更受投資者偏好,中創新航將成為港股市場上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為投資者入市的較好選擇。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2日
百果園新零售六周年,是引領行業變革的進階之路
9月21日
港股再添造車新勢力,全域自研彰顯零跑汽車科技實力
9月20日
示範房企流動性支持再升級,碧桂園(02007.HK)15億中票利率低至3.2%
9月15日
銀行場景需求噴發,民商創科聯營公司民商智惠「朋友圈」拓寬
9月5日
教育業務增長強勁,遊戲業務韌性足,網龍(00777)獲南下資金搶籌
9月1日
手握海量IP的「爆款製造機」檸萌影視,持續深化核心競爭力
8月31日
碧桂園:回款率連續7年超90%,多樣均衡土儲助力穿越周期
8月31日
好賽道+好模式,「一體兩翼」驅動東軟教育業績強勁增長!
8月30日
玄武雲公佈上市後首份財報:經調整淨利增長35.3%,聚焦CRMSaaS戰略顯成效
8月29日
龍湖集團:中期業績顯韌性,經營性收入半年突破110億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10:35:01
更多
17:33
巨騰國際(03336.HK)附屬擬1.4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山市地塊及建築物
17:20
兆科眼科-B:擬就泰国商业化NVK002、BRIMOCHOL™PF及六款青光眼藥物訂立分銷協議
17:13
百奧家庭互動(02100.HK)首季活躍賬戶同比上升10.2%
17:06
遠洋集團(03377.HK)3月協議銷售額約24億元
16:49
天譽置業(00059.HK)清盤呈請已撤回
16:47
中國建材(03323.HK)料首季股東應佔虧損同比收窄至5.2億元
16:40
洪九果品:董事長及相關董事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6:28
農發種業:正與國内優勢科研單位聯合開展轉基因大豆品種研發
16:23
國軒高科:已成功研發出車規級全固態成品電芯「金石電池」
16:14
中國與越南簽署產供鏈合作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