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伴隨著制度建設的推進,A股上市公司參與增持、回購的熱情也在持續增加。
而在10月14日,證監會官網發佈通知,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部分條款進行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同日,滬深交易所分别修訂了回購股份指引和股份變動管理指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悉,此次回購新規將進一步提升A股股份回購的便利性。
近日A股市場有所回暖,此次回購新規的出台或將刺激更多上市公司出台回購計劃,進一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回購新規修訂了哪些細則?
具體來看此次的修訂細則,主要有以下幾項:
其一,優化回購條件,調整股價波動限制要求。將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的回購觸發條件之一,由「連續20個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盤價格跌幅累計達到30%」調整為「跌幅累計達到25%」。
其二,放寬回購實施條件,縮短新上市公司可回購時間限制。將新上市公司回購實施條件,由「上市滿1年」縮短為「上市滿6個月」。
其三,縮短回購和增持的窗口期。將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的窗口期由季度報告、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公告前10個交易日内縮短為5個交易日内,並相應調整回購股份競價減持的窗口期,以保持兩者一致。將董監高買賣股份的窗口期由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公告前30日内和季度報告、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内分别縮短至15日内和5日内。
其四,明確回購與再融資交叉時的限制區間。將舊規中的「在回購期間不得實施股份發行行為」明確為「在再融資核準或注冊並啓動發行後至新增股份完成登記前不得實施回購」表述更加精準。
多家上市公司響應新規,22年A股回購規模已創新高
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剛宣佈就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董監高股份變動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後,A股市場就有長城汽車(601633.SH)、分眾傳媒(002027.SZ)、四川路橋(600039.SH)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抛出了回購計劃響應了新規。
其中,長城汽車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數量不低於2000萬股(含),不超過4000萬股(含),回購價格不超過45元/股,擬回購資金上限為18億元,是這一批中金額最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這些公司只是發佈了回購方案,實際上還未真正開始回購。而從當前已經完成的回購情況來看,2022年A股年度回購金額其實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
回溯歷史,據Wind統計,2005至2012年,A股股份回購預案數量較少,有37次,完成股份回購的公司只有10家,合計回購金額為78億元。
2013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預案數量持續提升,由2013年的106次提升至2017年的614次,期間完成股份回購的公司有1431次,合計回購金額為372億元。
2018年股份回購制度進一步優化,疊加市場處於歷史相對低位,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預案數量提升至1290次。
2019年至今,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預案數量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年均回購預案數量在1200次以上,期間完成股份回購共5511次,合計回購金額4056億元。其中,2022年至今(截至10月15日),A股上市公司共回購1510次,涉及上市公司1100家,回購金額1589億元,回購金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5.5%,回購金額已創歷史新高。
分行業來看,年初至今回購金額前三的行業分别為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電子,發佈回購計劃公司數量最多的前三個行業分别為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
從具體的回購金額來看,排在前列的主要是A股市場中的傳統白馬股,包括格力電器(000651.SZ)、美的集團(000333.SZ)、中國平安(601318.SH)、順豐控股(002352.SZ)、招商蛇口(001979.SZ)、寶鋼股份(600019.SH)、萬科A(000002.SZ)等。
而傳統白馬股在最近兩年的A股市場似乎並不是很受「待見」,不少公司的股價遭遇了大幅暴跌,如數據顯示,自2021年年初至今,格力電器的股價(前復權)累跌超42%,美的集團的股價(前復權)則累跌近50%。
持續推出大力度的回購行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或許是為了展示對公司的信心,進而提振股價表現。而這些公司用於回購的資金則以自有資金為主。
另外,由於主板市場多傳統白馬股,所以以上市板塊進行劃分,主板公司是回購的主力,其次是創業板公司。
從回購目的來看,主要包括股權激勵注銷、其他、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支持計劃、市值管理、盈利補償等,其中股權激勵注銷最主流,抱有這一目的進行回購的方案佔比過半。
結語
綜合而言,雖然最近一兩年A股市場的表現一般,但在制度建設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參與回購的公司明顯比以往要多,且以股權激勵注銷為主,這將提升每股淨資產及盈利,對股價有提振作用。
而此次的新規有望促使更多上市公司參與回購。
中金公司研究人員認為此次制度優化一方面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回購增持積極性、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助力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歷史經驗顯示上市公司及重要股東的回購和增持行為在公司股價處於歷史偏低位置時有積極意義,可從制度建設層面增強市場信心。
平安證券研究人員則稱,從内容上看,本次回購規則的修訂對多項回購限制進行松綁及優化,意在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和董監高增持以釋放產業信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