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跌市看什么?回购!
原創

日期:2024年6月24日 下午6:39作者:毛婷 編輯:Annie

最近,中资股和中概股似乎又失去市场宠爱,转头向下。

港股恒生指数跌至万八点以下,而反映中概股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近两周几乎每日跑输英伟达领头的纳斯达克指数。

这样的市况,潜藏了风险与机会:资金流走可能导致一些财务基本面不太好的上市公司风险暴露,但是另一方面,下跌也让一些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估值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评估上市公司的综合表现时,除了深入研究其财务报告、宏观经济状况对其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相关的产业信息等专业领域外,还存在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值得参考,即关注公司的回购动态。

回购的直接影响在于短期内显著增加了股份的买盘,从而通过调整短期买卖盘的供需关系为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现有股东的角度出发,当市值被低估时,上市公司利用闲置现金增持股份并进行注销,此举旨在提升现有股东的权益。此外,当上市公司尚未发现更为理想的商业机会时,选择将资金用于低价回购自身股份,此举不仅有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管理者滥用公司资金的风险。

财华社发现,在当前港股市场及中概股市场较为疲软的环境下,保险公司和科技公司成为回购市场的主要力量。

保险公司爱回购

上市保险公司从业务上来看,为客户提供保障服务,同样作为专业金融公司,上市保险公司也很懂得未雨绸缪,在风险大的时候,保障自己——在财务状况许可的时候增加回购。

国际金融服务公司保诚(02378.HK近日公布了2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约合156.14亿港元,相当于保诚当前市值2,032.01亿港元(按每股73.90港元计算)的7.68%,将不迟于2026年中完成。

保诚表示,其在运作时力求将自由盈余率维持在175%至200%之间,而2023年末,保诚的自由盈余率为242%,因此,在宣派了2023年第2次中期股息后,该公司又决定向股东回馈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保诚在回购的同时,仍会维持股息政策不变,预计2024年的年度股息增幅将介于7%-9%之间。

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财政年度,保诚全年派息20.47美分,约合1.60港元,按年增长9%,按现价73.90港元计算,股息收益率为2.17%。如果加上以上的股份回购,则回馈给股东的收益相当于其当前市值的9.85%,可谓十分慷慨。

保诚管理层表示,2023年上半年,保诚业绩表现理想,而且其对2024年全年度的新业务增长和实现2027年的财务和策略目标抱有信心。

2024年第1季,保诚新业务利润增长11%,至8.10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7%,至16.25亿美元,管理层预期第2季的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趋势与第1季相若。

保诚的同行友邦保险(01299.HK)也是回购“忠实支持者”。

在公布2024年第1季业绩时,友邦保险宣布在现有10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中,增添20亿美元,使得该计划的总额增至120亿美元,约合936.82亿港元,相当于其当前市值6,193.83亿港元(按现价55.30港元计)的15.12%,并延长回购计划的整体期限至不迟于2025年4月30日结束。

友邦保险于2023财年全年股息合共为23亿美元,约合179.56亿港元,相当于其市值的2.90%。

2024年第1季新业务价值增长31%,至13.27亿美元,创季度新高,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上升至54.2%。

友邦表示,以年度产生的自由盈余净额75%作为目标派付率,从2024年全年业绩起,每年通过股息和股份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

2023年,友邦产生的自由盈余净额为39亿美元,这意味着可分派给股东的金额达到29亿美元,约合226.40亿港元,相当于市值的3.66%。

可见,保险公司采取了一种策略,即将其年度盈余转化为对股东的利润回报。在股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回购力度,保险公司能够以更为经济的成本购回更多股份,此举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现有股东的权益。

港股科技巨头更爱回购!

除了防守型保险公司爱回购外,进攻型的科技巨头也是回购常客。

按照Wind的数据,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上回购最多的上市公司是腾讯(00700.HK,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回购1.41亿股,回购金额为473.34亿港元。

财华社按此计算,回购均价或为334.61港元,较其现价377.40港元折让11.34%。

此外,美团(03690.HK)、小米(01810.HK)和快手(01024.HK)也是回购大户,今年以来的回购总额分别达到119.47亿港元、26.64亿港元和18.97亿港元。

今年6月,美团宣布将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总金额不超过20亿美元的B类普通股股份,约合156.14亿港元,相当于其当前市值7,084.68亿港元(按每股114.20港元计算)的2.20%。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新业务转型减亏后,这也是美团的首次回购举措。

快手也在今年6月发布了新股份回购计划,拟于未来36个月内购回价值不超过160亿港元的B类股份,相当于其当前市值2,034.33亿港元(按46.90港元计)的7.86%。

今年开始卖车的小米,虽然成本高,但依然没有放弃回购股份,这几年一直是港股回购榜单里的前十。

今年以来,小米合共回购了1.87亿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份数的0.75%,回购总额达26.64亿港元。

跌市看什么?回购!

然而,就回购规模而言,榜单上的上市公司均未能与阿里巴巴(09988.HK)相提并论。

阿里巴巴回购最积极

阿里巴巴(BABA.US),作为在港美两地上市的企业,其回购市场主要聚焦于美股市场,因此,其回购数据相对较少在港股市场得到记录。

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的财政年度,阿里巴巴以总额125亿美元,约合975.85亿港元,回购合计12.49亿股普通股(相当于1.56亿股美国存托股),回购总额相当于其当前美股市值1,781.48亿美元(按每股美国存托股约73.67美元计算)的7.02%。

除了回购外,阿里巴巴还积极派息。于截至2024年3月末止的2024财年宣派现金股息每股0.1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1.00美元。此外,阿里巴巴还将退出非核心资产投资带来的财务收益,以特别股息的形式分派给股东。2024财年,阿里巴巴宣派每股0.08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0.66美元)的一次性特别现金股息。

两项股息合起来,2024财年合计股息或达到40亿美元,加上12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馈股东的总额达到165亿美元,相当于其美股市值的9.26%。

总结

在低迷的股市环境下,上市公司的回购行动不仅为股东带来了实际收益,同时也在市场上传递出积极的讯息,成为指引市场方向的一盏明灯,充分展现了企业治理的稳健与高效。通过观察上市公司的此类行为,或许能更为准确地把握其基本面,进而识别出具有潜力的优质投资标的。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6月24日
【港股收评】三大股指跌幅收窄!芯片股下挫,美的置业一枝独秀
6月24日
卖飞英伟达错失万亿收益!孙正义却没有错过AI盛宴?
6月24日
楼市企稳新信号?中国海外发展获标普上调评级
6月24日
刚刚!股价创新高,思摩尔国际大涨12%,电子烟龙头王者归来?
6月24日
拟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美的置业早盘一度涨超100%!
6月21日
利润大增76%,股价却插水24%,德永佳为何遭投资者抛弃?
6月21日
港股新股市场低迷,但下半年前景值得期待?
6月21日
一图解码:交互式AI企业声通科技通过聆讯,业绩亏损引人忧
6月21日
恒大汽车飙涨近56%,“白衣骑士”能否真正降临?
6月21日
【IPO前哨】做欧美富人的生意,西锐飞机年赚近1亿美金

视频

快讯

17:23
外汇局: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8270亿元人民币
17:14
余伟文: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适用范围
17:12
外汇局:一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 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
17:04
央行: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7:03
国家外汇局: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16:56
香港金管局: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同比均上升1.5%
16:54
香港金管局: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按月减少16.1%
16:45
香港5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791亿港元
16:27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6:26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