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鋰價暴漲之殤:上游原材料賺錢,下游電池、整車賺吆喝!
原創

日期:2022年5月4日 下午4:32作者:王瀟

今日,比亞迪公佈的4月銷量数据顯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度突破10萬量關口,引發市場熱議。

2022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有增無減,產業鏈上下游的分化程度也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一季度以碳酸鋰、電解液為代表的鋰電材料價格創歷史新高,上游鋰電材料企業受益于量價齊升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鋰電池和整車生產商因為鋰電材料價格暴漲,成本出現了不可控式上漲,企業盈利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下游廠商依然盡可能地提升出貨量,進而出現了賺吆喝“不賺錢”的尷尬窘境。

上游鋰電材料賺錢:一季度盈利暴增,多家公司單季盈利超全年

2021年以來,上游鋰電材料價格漲幅最大的是六氟磷酸鋰及碳酸鋰,特別是2022年一季度,上述產品價格達到近年來最高點。

以六氟磷酸鋰為例,2021年初六氟磷酸鋰價格約為4.5萬元/噸,短短一年時間價格上漲至50萬元/噸,最高漲至60萬元/噸,一年時間漲幅達到10倍之多。

在價格暴漲驅動下,A股六氟磷酸鋰公司業績暴增。財華社統計,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市值前8名公司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其中翻倍式增長成為普遍現象,龍頭天賜材料(002709.SZ)年度扣非淨利潤超過20億元。2022年一季度,以上8家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公司業績進一步增長,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普遍超過100%,龍頭天賜材料增速超過4倍,扣非淨利潤近15億元。

鋰價暴漲之殤:上游原材料賺錢,下游電池、整車賺吆喝!

另一個盈利大戶是碳酸鋰企業。財華社統計,碳酸鋰市值前8名公司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8家公司全部實現翻倍式增長,其中,贛鋒鋰業(002460.SZ)年度扣非淨利潤增幅超過6倍,鹽湖股份(000792.SZ)扣非淨利潤超過40億元。2022年一季度,以上8家碳酸鋰公司業績全部實現加速增長,其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002466.SZ)、永興材料(002756.SZ)、盛新鋰能(002240.SZ)、雅化集團(002497.SZ)、中礦資源(002738.SZ)和西藏礦業(000762.SZ)今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準。

鋰價暴漲之殤:上游原材料賺錢,下游電池、整車賺吆喝!

下游電池及整車賺吆喝:一季度銷量大幅增長,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旺盛的市場需求也反映在產業鏈下游,作為全球動力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一季度出貨量延續高增張趨勢。数据顯示,寧德時代一季度裝機量高達24.43GWh,市占率超過50%,而公司在全球市場占率已從2021年底的32.6%進一步提升至35%。

然而,在成本跳漲的背景下,寧德時代一季度業績也出現了超預期的下降——2022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淨利潤僅9.77億元,同比下降41.57%。

從財報數據看,寧德時代一季度營業成本達到416.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8.66%,其中上游原材料的快速上漲是主要原因。

電動車整車廠商面臨同樣的窘境,以國內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為例,一季度比亞迪累計汽車銷量29.14萬輛,同比增長179.7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28.47萬輛,同比增長433.42%。

僅從銷量上來說,比亞迪電動車銷售火爆,也是國內當之無愧的老大哥。但是結合盈利情況來看,比亞迪的盈利能力並沒有随着规模增长而相應提高。数据顯示,比亞迪一季度銷售毛利率為12.40%,創了多年來的新低;一季度668.3億元的營收,僅僅創造了5.139億元的扣非淨利潤。

鋰價暴漲之殤:上游原材料賺錢,下游電池、整車賺吆喝!

可以看出,成本大幅上漲是引發“下游賺吆喝”的直接原因。

上游有盈利沒估值,下游有估值沒盈利

煤炭價格暴漲,火電、水泥等行業利潤受損;鋼鐵價格暴漲,汽車、家電等行業利潤受損;原油價格暴漲,絕大多數行業利潤受損;鋰電材料價格暴漲,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利潤受損。

無論是國民經濟,還是產業鏈格局,都面臨如何平衡上游與下游利潤分配的問題。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高昂的成本向下游傳導,不僅會侵蝕下游產業鏈的利潤,最終也會傳導到消費端,增加消費成本,甚至最終會影響需求。

資本市場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不僅拉低了全行業的盈利增長(絕大多數下游行業業績下降),而且拉低了整個市場的估值水準,出現“上游有盈利沒估值,下游有估值沒盈利”的困難期。

財華社統計,截至2022年4月30日,寧德時代、比亞迪最新總市值分別為9541億元、7074億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60倍、196倍(如果根據一季報業績推算動態市盈率,則鋰電池龍頭和電動車龍頭的市盈率會更高。),二者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分別為9.77億元、5.14億元。

同期,8家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公司、8家碳酸鋰公司合計總市值分別為2488億元、5852億元,對應市盈率平均值分別為16倍、27倍,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合計分別為49.83億元、131.69億元。

鋰價暴漲之殤:上游原材料賺錢,下游電池、整車賺吆喝!

通過對比來看,上游鋰電材料企業總市值遠低於鋰電池龍頭、電動車龍頭,市盈率也遠遠低於二者,但是創造的利潤遠遠高於二者。也就是“上游有盈利沒估值,下游有估值沒盈利”的現象。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5月4日
【觀察】股價腰斬,格力電器分紅118億,高瓴資本被「深套」?
5月4日
【機構動向】幹貨滿滿!機構紮堆調研,瞄準哪些方向?
5月3日
白酒風雲錄|一季度業績實現「開門紅」!股價普跌,白酒股走下神壇?
5月3日
巨型「電池」抽水蓄能丨拐點已至!行業掣肘漸行漸遠
5月3日
元宇宙視界|崛起於智能制造,環旭電子將要「火於」元宇宙?
4月29日
【窺業績】一季度淨利暴增9.4倍!天華超淨成長空間在後頭?
4月29日
【觀察】大漲13%!亞輝龍一季度淨利狂飙12倍,「疫情紅利」正當時?
4月29日
【預見】一季度淨利下滑7成,三一重工「周期魔咒」何時休?
4月29日
【一語道破】機構都疑惑:中控技術的存貨1年增10億是怎麽回事?
4月29日
【趣點】連續翻紅,186家機構紮堆調研,三花智控憑啥登上龍虎榜?

視頻

快訊

17:37
安踏體育(02020.HK):擬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
17:34
安踏體育(02020.HK)首季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錄得高單位數正增長
17:21
港投公司與WeLab宣布啟動戰略合作
17:16
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料2024/25年度綜合稅後純利6.13億港元 按年升10%
17:05
國際家居零售(01373.HK)斥13.74萬港元回購15萬股
16:55
江山控股(00295.HK)首季總發電量同比增加4.66%
16:49
迅銷(06288.HK)中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9.2% 4月11日復牌
16:40
【盈喜】安德利果汁(02218.HK)料首季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0%-70%
16:37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3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16.3%
16:20
奇正藏藥:近期與CBA官方聯賽達成合作 正式成為CBA聯賽官方供應商